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灌区水资源管控,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1、灌区水资源管控是对灌区内部的水资源监控方式,以便于灌区内植被的灌溉常用于农业生产中。
2、传统灌区内水资源管控往往需要工作人员主动前往现场,通过检测仪器对灌区水资源各个数据进行采集才能有效的进行水资源管控,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不高,并且采集过程可能由于当时环境的影响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数据不够准确,从而不利于灌区水资源的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灌区内水资源管控往往需要工作人员主动前往现场,通过检测仪器对灌区水资源各个数据进行采集才能有效的进行水资源管控,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不高,并且采集过程可能由于当时环境的影响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数据不够准确,从而不利于灌区水资源的管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建设灌区,确立需要管控的灌区;
4、s2、根据s1所确立的灌区分别在灌区内建立相关监测设备,其中监测设备包括:渠道量测水监测设备、水雨情监测设备、气象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测设备;
5、s3、通过s2中建立的监测设备对灌区内部数据进行采集;
6、s4、根据s3中采集的数据,通过远程传输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灌区监控管理中心,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储存;
7、s5、将s4中上传的数据与往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计算出灌区内水资源的减少量;
8、s6、根据s5中计算出的灌区内水资源的减少量,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灌区内植被进行灌溉;
9、s7、通过s2中建立的视频监测设备,对灌区内植被的灌溉情况进行监测。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优选的,所述s2中的渠道量测水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yb-sw的水文一体化自动监测站。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优选的,所述s2中的水雨情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d-yljca的一体化雨量监测站。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优选的,所述s2中的气象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d-qc4的全自动气象站。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优选的,所述s3中监测设备所采集的数据分为水位数据、流量数据、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数据
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优选的,所述s4中远程传输方式包括:5g、4g、gprs、nb-lot、北斗卫星和光纤传输。
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优选的,所述s6中计算出的灌区内水资源的减少量分为:水资源减少小于10%;水资源减少10%-20%;水资源减少大于30%。
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优选的,所述水资源减少小于10%为轻度缺水;水资源减少10%-20%为中度缺水;水资源减少大于30%为重度缺水。
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优选的,所述s7中不同的灌溉方式分为喷灌、沟灌和滴灌。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在灌区内建设监测设备能够实时获取灌区中水位数据、流量数据、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数据,并且这些数据经传输后能够与往期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灌区内部水资源的减少量,而建立的视频监测设备能够对植被灌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能够更为准确、效率的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
20、2.通过计算出的灌区内部水资源的减少量,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灌区中的植被进行灌溉,当水资源减少小于10%轻度缺水时可采用沟灌的方式;当水资源减少10%-20%中度缺水时可采用喷灌的方式;当水资源减少大于30%重度缺水时可采用滴灌的方式,从而能够确保灌区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21、3.通过将灌区水资源信息数据化能够更好的对这些水资源数据进行储存,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快速的进行查找,有利于灌区水资源的智慧管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渠道量测水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YB-SW的水文一体化自动监测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水雨情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D-YLJCA的一体化雨量监测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气象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D-QC4的全自动气象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监测设备所采集的数据分为水位数据、流量数据、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远程传输方式包括:5G、4G、GPRS、NB-loT、北斗卫星和光纤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计算出的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资源减少小于10%为轻度缺水;水资源减少10%-20%为中度缺水;水资源减少大于30%为重度缺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不同的灌溉方式分为喷灌、沟灌和滴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渠道量测水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yb-sw的水文一体化自动监测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水雨情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d-yljca的一体化雨量监测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气象监测设备采用型号为jd-qc4的全自动气象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灌区水资源的协同智慧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监测设备所采集的数据分为水位数据、流量数据、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慧东,苗平,李天佑,马红丽,白明照,李轩,王军,袁文杰,郭宇超,卢星航,刘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达拉特旗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