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065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属于胱氨酸提取技术领域,其包括凹型板,所述凹型板内转动连接有提取罐,所述凹型板的侧面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凹型板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连接有喷洒盘,所述凹型板内设有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与提取罐相连接,所述凹型板外转动连接有驱动杆。该L‑胱氨酸提取装置,通过设置提取罐、储水罐、喷洒盘、第二移动板、往复结构和驱动杆,通过第一弹簧、半齿轮和齿板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能够在提取罐的表面实现往复移动的功能,使得喷洒盘在移动时能对提取罐的表面进行冷却处理,避免在转移的过程中造成混合物发生变质或喷洒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胱氨酸提取,具体为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1、l-胱氨酸是一种有机物,白色六角形板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溶于稀酸和碱溶液,极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蛋白质中有少量存在,多含于头发、指爪等的角蛋白中,当需要提取胱氨酸时需要对混合物进行酸溶解、加热和冷却,需要使用提取装置,目前的提取装置大部分不具备有冷却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混合物进行转移后再进行冷却处理,在转移的过程中易造成混合物发生变质或喷洒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提取装置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解决了目前的提取装置大部分不具备有冷却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混合物进行转移后再进行冷却处理,在转移的过程中易造成混合物发生变质或喷洒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提取装置适应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包括凹型板,所述凹型板内转动连接有提取罐,所述凹型板的侧面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凹型板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包括凹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板(1)内转动连接有提取罐(2),所述凹型板(1)的侧面连接有冷凝器(9),所述凹型板(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所述第一移动板(5)的一侧连接有喷洒盘(4),所述凹型板(1)内设有转动结构(8),所述转动结构(8)与提取罐(2)相连接,所述凹型板(1)外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1)与转动结构(8)相连接,所述冷凝器(9)上设有往复结构(7),所述往复结构(7)滑动连接在凹型板(1)内,所述往复结构(7)与第一移动板(5)相连接,所述往复结构(7)与第二移动板(6)相连接,所述往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包括凹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板(1)内转动连接有提取罐(2),所述凹型板(1)的侧面连接有冷凝器(9),所述凹型板(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所述第一移动板(5)的一侧连接有喷洒盘(4),所述凹型板(1)内设有转动结构(8),所述转动结构(8)与提取罐(2)相连接,所述凹型板(1)外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1)与转动结构(8)相连接,所述冷凝器(9)上设有往复结构(7),所述往复结构(7)滑动连接在凹型板(1)内,所述往复结构(7)与第一移动板(5)相连接,所述往复结构(7)与第二移动板(6)相连接,所述往复结构(7)与驱动杆(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707)连接在凹型板(1)上,所述套板(707)内滑动连接有齿板(706),所述半齿轮(705)连接在驱动杆(11)外,所述半齿轮(705)与齿板(706)相啮合,所述齿板(706)与第一移动板(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胱氨酸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704)的一端与第二移动板(6)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庆云王继康
申请(专利权)人:天门吉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