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纤维纺丝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5035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纤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组分包括:花系提取物、聚乳酸、溶剂、己内酯、引发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花系提取物、己内酯和催化剂溶液混合反应,经后处理得到改性功能预产物;S2,将改性功能预产物在第一溶剂中溶解,加入羊绒蛋白水溶液,搅拌分散,随后加入引发剂超声振动,经烘干、加热加压后,得到花系复合颗粒;S3,将聚乳酸与花系复合颗粒置于第二溶剂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均相液;S4,将均相液降温,去除溶剂,即得。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使得花系提取物能在各种纤维纺丝过程中稳定存在,使得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螨、抗氧化、降解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尤其涉及ipcd01 f6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纤维纺丝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市场观念升级,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提出更高的需求。作为纺织行业的源头,纤维产品的研究也向着“科技、绿色、时尚、安全”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源自大自然,具有天然绿色、环保的特性,同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防螨、防紫外线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有效替换合成化学品、金属离子等,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丰富的有效成分,已在化妆品、医药、食品、纺织等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国内针对植物或植物源活性因子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及研究,多集中在以染料的方式在对棉纤维、粘胶或涤纶等化学纤维进行染色,功能相对单一,应用范围有限,且大多为后整理的过程,虽然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纺织产品的抗菌、防螨、抗氧化等性能,但是植物中有效活性因子的稳定性易受纺丝工艺的影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3、cn112647149a公开了一种含银杏、玫瑰花、山茶花、红石榴、葛根的涤纶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包括:花系提取物、聚乳酸、溶剂、己内酯、引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的组分还包括羊绒蛋白水溶液和催化剂溶液,所述羊绒蛋白水溶液中羊绒蛋白的质量浓度为0.1-0.8g/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系提取物中的花系包括洋甘菊、向日葵、薰衣草、山茶花、茉莉、金银花、白玉兰、油菜花、牡丹花、栀子花、鸡蛋花、款冬花、板栗花、杨树花、木棉花、指甲花、枇杷花、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包括:花系提取物、聚乳酸、溶剂、己内酯、引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的组分还包括羊绒蛋白水溶液和催化剂溶液,所述羊绒蛋白水溶液中羊绒蛋白的质量浓度为0.1-0.8g/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系提取物中的花系包括洋甘菊、向日葵、薰衣草、山茶花、茉莉、金银花、白玉兰、油菜花、牡丹花、栀子花、鸡蛋花、款冬花、板栗花、杨树花、木棉花、指甲花、枇杷花、玫瑰花、芍药、牵牛花、矢车菊、万寿菊、天竺葵、桂花、啤酒花、金莲花、桃花、杏花、月季、兰花、丁香、百合、荷花、迎春花、鸡冠花、白兰花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维稳定有机框架的花系活性因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第一溶剂,所述第一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氯仿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传雷姜明亮刘殷杨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邦特生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