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储能,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利用太阳能发电占所有清洁能源发电的比重十分巨大,其中,太阳能发电最主要的方式便是采用太阳能光伏板。
2、目前,太阳能光伏板的创新研发主要集中在光伏发电板表面积灰清除以及如何加强其发电能力等方面。在实际应用时,太阳辐射作用于光伏发电板时不仅产电,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热量,对于安装了光伏发电的建筑来说,这些多余的热量往往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例如,光伏发电板温度过高会对其发电效率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光伏板的发电量;另一方面,现有的光伏板在安装时忽略了光伏板与围护结构(如屋顶)之间的传热,过高的光伏板表面温度可能会增加建筑的热负荷,不利于建筑的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光伏储能集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发电效率,同时提高余热废热的利用效果,减少建筑的热负荷。
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用于上述光伏储能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3、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包括:
4、光伏装置,包括可转动底座、支架、光伏组件及传感器组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光伏板上的光照强度和压力;
5、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底座转动,以带动所述光伏板转动;
6、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述光伏板的表面;
7、储能组件,
8、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清洁装置及所述储能组件。
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铝材换热板,所述铝材换热板设置于所述光伏板下方,且所述铝材换热板与所述光伏板抵接。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底座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架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12、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安装于所述光伏板上,所述压力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光伏板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清洁装置。
13、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板处的光照强度,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喷淋组件和补水箱,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光伏板上方,所述补水箱与所述喷淋组件相连通。
15、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箱和所述补水箱连通。
16、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箱和所述补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包括相变储能腔体和容纳腔,所述相变储能腔体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第二储水箱连接,其中,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相变储能材料体,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体安装于所述相变储能腔体内。
17、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18、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
19、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机构转动,以使光伏板朝向太阳辐射方向;
20、控制装置控制清洁装置动作,以对光伏板的表面进行清洁;
21、控制装置控制储能组件的换热装置及第一储水箱,以控制换热装置和第一储水箱吸收光伏板的余热及废热。
2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及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清洁装置能够对光伏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可以减少光伏板表面积灰、积雪等杂物,可以使光伏板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利于保证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光伏板的下方设置了换热装置,可以加强光伏板的换热能力,从而降低光伏板表面温度,避免了光伏板表面温度快速升高,有助于提高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同时,利用换热装置将光伏板的余热收集到第一储水箱内,可以对余热废热进行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底座转动,以此带动光伏板转动,如此,可以对光伏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有助于提高发电效率。
2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铝材换热板,所述铝材换热板设置于所述光伏板下方,且所述铝材换热板与所述光伏板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底座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安装于所述光伏板上,所述压力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光伏板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清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板处的光照强度,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箱和所述补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包括相变储能腔体和容纳腔,所述相变储能腔体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所述第二储水箱连接,其中,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相变储能材料体,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体安装于所述相变储能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10.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铝材换热板,所述铝材换热板设置于所述光伏板下方,且所述铝材换热板与所述光伏板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底座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安装于所述光伏板上,所述压力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光伏板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清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伏板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喜,李念平,陈雨嫣,汪敏,石芳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