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防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地防洪系统。
技术介绍
1、湿地防洪的主要手段包括构建蓄洪池或调蓄湖泊,在蓄洪池或调蓄湖泊构建堤坝和水闸,根据当地降水量调节水闸控制水位,在水位过高时,打开水闸进行泄洪,在水位低时,水闸关闭达到蓄水目的,蓄积的水能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2、对于四季降水量差异较大区域,在降雨量较少的时间,蓄洪池或调蓄湖泊内的水位只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升降,水闸处于长期关闭状态,而湿地环境内具有大量的泥沙,从而会导致水闸处淤积淤泥、泥沙、生长水生植物的现象,淤积物在长时间淤积后与闸门附着,从而会阻碍水闸的开启,会造成水闸难以开启的现象,水闸难以开启会延误泄洪时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湿地防洪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包括:
3、堤坝,所述堤坝的一侧设置有泄洪道,所述泄洪道处设置有闸门;
4、第一流道,设置于所述堤坝内,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分设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23)包括与所述进水口(21)适配的阀板(231)、与所述阀板(231)驱动连接的驱动组件(232)、与所述驱动组件(232)连接的控制装置(233)及用于检测水位的检测组件(234),所述检测组件(234)与所述控制装置(233)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33)用于在水位淹没所述进水口(21)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32)工作,以将所述阀板(231)由关闭所述进水口(21)的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所述进水口(21)的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23)包括与所述进水口(21)适配的阀板(231)、与所述阀板(231)驱动连接的驱动组件(232)、与所述驱动组件(232)连接的控制装置(233)及用于检测水位的检测组件(234),所述检测组件(234)与所述控制装置(233)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33)用于在水位淹没所述进水口(21)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32)工作,以将所述阀板(231)由关闭所述进水口(21)的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所述进水口(21)的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朝上设置,所述驱动组件(232)包括与所述进水口间隔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321)、竖直导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321)上的刚性杆(2322)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321)和所述刚性杆(2322)之间的直线驱动件(2323),所述阀板(231)设置于所述刚性杆(2322)的下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21)和所述阀板(231)之间还设置有回位弹性件(2324),所述回位弹性件(2324)能够向所述阀板(231)提供向所述进水口(21)方向运动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道(11)的底部还设置有清淤流道(12),所述清淤流道(12)包括设置于所述闸门(10)两侧的进入口(121)和流出口(122),所述进入口(121)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地防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组件(3)还包括:套设于,与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的所述第一转轴(31)上的支撑套(33),所述扰动带(32)套设于所述支撑套(33)上,所述第一转轴(31)和支撑套(33)之间设置扭力弹簧及检测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支撑套(33)之间是否发生相对转动的检测组件(34);所述第二控制阀(13)与所述检测组件(34)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支撑套(3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由关闭所述进入口(121)的状态切换至打开所述进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亚洲,杨雪梅,杜娟,葛东杰,原超毅,杨天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巩义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