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及船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49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及船舶。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集油件形成有供透气管伸入的集油腔,集油件的外壁形成有供透气管伸出集油腔的开口;集油件包括分别围设于透气管的部分侧壁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接以围成集油腔,并且包覆于透气管的整周侧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非焊接连接;密封组件,夹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以及集油件和透气管的管壁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油件形成为在透气管径向上两侧对接的两半式结构,如此实现集油件与透气管头的非焊接安装,从而实现对加油后的油舱进行安装集油装置的需求,进而提升船舶生产过程中的容错性,提升船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及船舶


技术介绍

1、在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下,油舱的数量对应增加,以实现增加油舱舱容。为了维持船舶稳定每一舱室均需布置透气管头,油舱透气管头需要装配围井或者油槽,以实现对油气的收集以及引流排放处理。

2、目前安装围井或者油槽的常用方法是在对应的甲板上焊接上拦油扁铁,但是如果在油舱加油以后,油舱透气管头及所在甲板均不可烧焊动火,从而导致加油后的油舱无法顺利安装围井或油槽,处理复杂,影响船舶的生产效率。此外,焊接后的围井或者油槽也不便于拆卸,从而造成检测和维修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及船舶,以解决现有在油舱加油以后,由于油舱透气管头及所在甲板均不可烧焊动火,从而导致围井或油槽无法顺利安装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用于安装在加油后的油舱的透气管上,其中,所述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

3、集油件,形成有供所述透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用于安装在加油后的油舱的透气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面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形成有背向所述集油腔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形成有背向所述集油腔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面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还形成有朝向所述集油腔的内部延伸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还形成有朝向所述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用于安装在加油后的油舱的透气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面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形成有背向所述集油腔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形成有背向所述集油腔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面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还形成有朝向所述集油腔的内部延伸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还形成有朝向所述集油腔的内部延伸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均设置在所述开口径向上的两端,且均设置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油舱透气管头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面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出的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面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形成有凸出的第二密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志施明亮符成志彭沈健金宇恒袁欢储年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