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阵列,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光纤阵列是一种依靠精密刻化的v型槽来实现定位,把一束光纤或一条光纤带按照规定间隔安装在基片上,所构成的阵列,现有结构和制作是在基板上设置好固定槽位、放置光纤后固化;光纤阵列在光纤传感和光通信、光纤-光子芯片耦合、阵列波导光栅耦合、微机电系统、多通道光学模块等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光纤阵列的间距基本是固定的。
2、现有的光纤阵列将光纤以固定间距稳定排列,可以实现多个光学通道的同时耦合,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光学器件,但光纤阵列固定的间距无法满足一些需要调节的应用场景,例如需要经历大范围温度变化的光纤-波导芯片耦合、目标间距非均匀的信号发送和接收、在离子阱量子计算系统中,固定间距的光纤阵列被用于囚禁离子的独立激光寻址和荧光收集,但随着离子间距的改变,光纤阵列无法随之做出改变,极大地限制了光纤阵列的应用能力;
3、目前,如公告号为cn116099739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可转换间距的光纤阵列夹具以及光纤阵列布置方式,虽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呈阵列式排布于基底上的光纤和间距调节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阵列中的任意一根光纤为输出端或输入端。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集成光波导耦合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多离子荧光收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多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呈阵列式排布于基底上的光纤和间距调节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阵列中的任意一根光纤为输出端或输入端。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集成光波导耦合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多离子荧光收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多离子荧光收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多离子独立寻址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侧独立寻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多离子独立寻址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可编程光纤阵列中光纤之间距离的结构在多离子独立寻址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冉,李春冉,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