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42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9
本技术涉及水泵房降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包括下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顶部左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聚水管,所述聚水管后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供水管,所述聚水管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雾喷头,所述上夹板右部底端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该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通过工作人员下夹板和上夹板固定在管道上,通过供水管连接聚水管从而为水雾喷头提供水源,通过水雾喷头对泵房内喷洒水雾使水雾吸收泵房内的热量,使泵房内的温度降低,防止水泵持续高温度运行对内部零件造成损伤降低使用水泵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泵房降温,尤其涉及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供水泵房又称配水泵房,自清水池中抽取净化的水,将水送入配水管网并至用户的构筑物,一般为适应送水量一日之间变化较大的情况,往往设有不同性能的水泵,有时水泵数量较多运行产生热量过多使水泵房温度提升影响机器使用寿命,从而需对水泵房进行降温。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泵房户外防水结构(授权公告号cn217325612u),该专利技术能够达到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挡盖的快速拆装,能够便于对挡盖进行更换和维修,且通过设置防水层、防腐层和挡盖可以对房体进行高效防水保护的优点,但是泵房内水泵等机器持续运行产生高温易使泵房内温度提高,可能会使泵房内机器照成故障减少机器使用寿命,从而需要对泵房进行降温。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可能无法降低水泵房内温度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p>

2、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包括下夹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顶部左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上夹板(3),所述上夹板(3)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聚水管(4),所述聚水管(4)后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供水管(5),所述聚水管(4)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雾喷头(6),所述上夹板(3)右部底端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外径转动连接有夹持板(9),所述下夹板(1)移动顶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0),所述夹持板(9)底端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柱(11),所述第一限位柱(11)顶部的表面与第一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包括下夹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顶部左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上夹板(3),所述上夹板(3)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聚水管(4),所述聚水管(4)后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供水管(5),所述聚水管(4)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雾喷头(6),所述上夹板(3)右部底端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外径转动连接有夹持板(9),所述下夹板(1)移动顶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0),所述夹持板(9)底端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柱(11),所述第一限位柱(11)顶部的表面与第一限位孔(10)的内壁呈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管(4)内壁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顶部的表面与水雾喷头(6)内壁的表面呈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供水泵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11)底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平圆块(13),所述第一平圆块(13)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浩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水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