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织横编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针板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从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开发设计乃至使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人们周知,在电脑针织 横编机的下方的机箱中通常安装有起针板,由同样设在所述机箱中的起针板升降装置对起 针板(业界也称起底板,以下同)的升降实施控制。当编织开始时,由起针板升降装置使 起针板上升到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筒口处进行起针,起针结束后,起针板升降装 置反向运动,使起针板下降到初始位置。为了避免编织物下落到起针板上,在前述的机箱 的护板上还铰接有一枚用于导引编织物的编织物导引板,并且该编织物导引板的工作位置 必须对准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对称中心,以使由编织物导引板导引的编织物供巻布机构巻 取。此外,为了防止编织物导引板对起针板的升降动作产生影响(干扰),因此当起针板 上升时即进入起针状态时,编织物导引板需要让出通道,反之,使编织物导引板恢复到对 编织物有效导引的位置状态。申请人的上述说明可以由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55015Y推荐的名称 为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导引板与起针板升降联动机构的技术方案得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针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墙板(1),该对墙板(1)在使用状态下彼此面对面地安装于电脑针织横编机下方的机箱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居中部位,各墙板(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并且各墙板(1)的上端的宽度窄于下端的宽度,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的上端各为纵向直槽,而下端各为倾斜槽,藉由直槽与倾斜槽的结合使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趋向于L形;一起针板(2),联结在所述的一对墙板(1)上,并且沿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的轨迹移动;一对用于牵引所述的起针板(2)沿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的轨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针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墙板(1),该对墙板(1)在使用状态下彼此面对面地安装于电脑针织横编机下方的机箱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居中部位,各墙板(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并且各墙板(1)的上端的宽度窄于下端的宽度,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的上端各为纵向直槽,而下端各为倾斜槽,藉由直槽与倾斜槽的结合使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趋向于L形;一起针板(2),联结在所述的一对墙板(1)上,并且沿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的轨迹移动;一对用于牵引所述的起针板(2)沿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的轨迹移动的起针板牵引机构(3),配置在墙板(1)的外壁上,并且借助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移动槽(11、12)与起针板(2)联结;一对用于驱使所述起针板牵引机构(3)运动的动力传动机构(4),设在所述墙板(1)的外侧的下部,与所述的起针板牵引机构(3)联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针板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起针板(2)的两端各延伸有一靠板(21),靠板(21)与联结板(212)固定,联结板(212)与升降连 接块(211)固定,升降连接块(211)与所述的起针板牵引机构(3)联结,所述的起针板牵引机 构(3)包括第一、第二传动轮(31、 32)、第一传动带(33)、滑块(34)、第一、第二滚轮(35、 36)、连杆(37)和传动带夹块(38),第一传动轮(31)枢轴设置在墙板(1)的高度方向的一侧的 上部并且对应于所述的第一移动槽(ll)的上侧部,第二传动轮(32)枢轴设置在墙板(1)的髙 度方向的一侧的下部并且斜向地与第一传动轮(31)相对应,第一传动带(33)的一端套置在 第一传动轮(31)上,而另一端套置在第二传动轮(32)上,第一滚轮(35)设在第一滚轮轴(351) 上,第一滚轮轴(351)穿过所述的升降连接块(211)与滑块(34)的一端联结,第二滚轮(36) 设在第二滚轮轴(361)上,第二滚轮轴(361)穿过所述的升降连接块(211)与滑块(34)的另一 端联结,滑块(34)的中部与连杆(37)的一端铰接,而连杆(37)的另一端与移动带夹块(38) 铰接,移动带夹块(38)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传动带(33)上,其中所述的第一滚轮(35)滑配 在所述的第一移动槽(ll)上,而所述的第二滚轮(36)滑配在所述的第二移动槽(12)上,所 述的第二传动轮(32)与所述的动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锡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雪亮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