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配体化合物、配位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882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氨基亚胺配体化合物、氨基亚胺金属配位化合物、氨基亚胺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烯烃聚合领域和合成高分子聚烯烃材料领域。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R1、R3、R4、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甲基中的任意一种且R1、R3、R4、R6至少一个不为氢,二苯甲基取代基选自C1~C10的烷基、C1~C10的烷氧基、C2~C10的烯基、羟基中的任意一种;R2选自羟基;R5选自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烯烃聚合领域和合成高分子聚烯烃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配体化合物、配位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成本较低,并且具有低亲氧性,可以实现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因此在烯烃聚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从氨基亚胺镍催化剂开始,后期亚胺单元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结构组成之一。虽然通过增加位阻或者电子效应甚至光调控等其他手段调节亚胺催化剂的聚合活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支化度等,但是目前仍未能达到工业上的要求,而且由于亚胺类催化剂特有的链行走机制,导致其在聚合过程中支化度增加。另外,当前发展的亚胺类金属催化剂热稳定性较低,在催化聚合反应过程中,比较难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微观结构,较难进行工业上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配体化合物、配位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其中,R1、R3、R4、R6分别独立地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4.一种氨基亚胺配体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基亚胺配体化合物,其中,所述氨基亚胺配体化合物具有式(II1)至式(II6)中任意一种所示的结构: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氨基亚胺配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7.一种氨基亚胺金属配位化合物,具有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其中,r1、r3、r4、r6分别独立地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基亚胺配体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4.一种氨基亚胺配体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基亚胺配体化合物,其中,所述氨基亚胺配体化合物具有式(ii1)至式(ii6)中任意一种所示的结构:

6.一种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瑶徐孙林丁雨欣衍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