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云服务,涉及一种无边车代理的分布式微服务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风格,相比传统的单体应用,它将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组松散耦合的服务。因为每个服务的体量较小,因此被称为微服务(简称服务)。业务功能通过将这些微服务组合得以实现。通常一个微服务通过远程过程调用来访问另一个微服务。各个微服务之间的调用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而非编程语言的函数调用,因此不同的微服务的具体实现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或开发框架。对于大型单体系统,随着业务的日益复杂,对整个系统的理解和代码维护都变得困难。如果升级系统的部分功能,整个系统也需要跟着重新编译和部署,开发和运维也将变得困难。但是拆分成微服务后,每个服务都能被单独地开发、部署,便于升级。
2、但是应用拆分成微服务后也带来了一些治理上的问题。比如一个微服务开发时它所依赖的所有其它微服务都要在线,每个微服务都需要独立部署并正确维护它们之间的调用地址的正确性等,这从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开发、测试和运维的难度。总的来说,需要解决如下问题: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服务网关、流量管理、可观测性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边车代理的分布式微服务治理方法,其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治理功能包括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服务网关、流量管理、可观测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路由器包括代理模块、收集器模块、过滤器模块和流量规则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流量管理的方法为:首先是根据流量拆分规则选择微服务列表中一个微服务,然后应用负载均衡、限流、熔断、故障注入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日志过滤器和指标观察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边车代理的分布式微服务治理方法,其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治理功能包括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服务网关、流量管理、可观测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路由器包括代理模块、收集器模块、过滤器模块和流量规则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流量管理的方法为:首先是根据流量拆分规则选择微服务列表中一个微服务,然后应用负载均衡、限流、熔断、故障注入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圆飞,吴学凇,曹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