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802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组成是35‑75%的相变材料,1.5‑3%的表面活性剂,3‑12%的交联剂,8‑25%的热塑性弹性体,4‑20%的补强高分子,0.03‑0.015%的抗氧剂和4‑30%的导热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可通过流延工艺制备厚度0.02~0.3mm的膜材,或可通过压延工艺制备厚度0.3~2.5mm的片材,或可通过注塑工艺制备型材,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同时该材料无析出,储热密度可达80‑180J/g,可应用于电子器件和锂电池的热管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相变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相变材料通过材料相态之间的变化来进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具有吸放热恒温以及储能密度高的优势,将相变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相结合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可适用于电子器件控温和锂电池热管理。

2、如专利us5565132中所述高分子复合相变材料,将反应釜加热至150℃,把相变材料加入反应釜内熔化完全后逐步加入氧化硅、hdpe和eva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材料从反应釜内放出置于模具内冷却定型可得高分子复合相变材料。此方法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在低温下材料没有柔韧性,受到外力易碎;而在高温下,相变材料熔化后会有相变材料的析出。这是因为相变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均匀分散,低温下相变材料结晶后将高分子材料一起固化,使高分子材料分子链无法滑移运动丧失了柔韧性;而在高温下相变材料变为液体后与高分子材料的结合力弱化而产生析出。高分子复合相变材料的更广泛应用需要解决现有的易碎和析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是35-75%的相变材料,1.5-3%的表面活性剂,3-12%的交联剂,8-25%的热塑性弹性体,4-20%的补强高分子,0.03-0.015%的抗氧剂和4-30%的导热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为烷烃、石蜡、脂肪酸、酯及其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酯、聚山梨酯及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是35-75%的相变材料,1.5-3%的表面活性剂,3-12%的交联剂,8-25%的热塑性弹性体,4-20%的补强高分子,0.03-0.015%的抗氧剂和4-30%的导热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为烷烃、石蜡、脂肪酸、酯及其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酯、聚山梨酯及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a组分)为丙烯酸预聚体、多元醇、聚醚、聚酯酰胺及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b组分)为安息香及其衍生物、芳香酮类化合物、二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及其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为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高分子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及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赛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