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渠道分水闸,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及其分水方法。
技术介绍
1、农田水利建设当中,为推广农田节水灌溉都修筑有防渗渠道。防渗渠道与支渠的结合处通常都安装有分水闸门,以调节和控制农田的灌溉水位。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渠道分水闸(公开号:cn109024494b),其包括固定板;两个能够沿着固定板的水平方向与固定板滑动连接的滑动板;将滑动完的滑动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滑动板展开后能够与渠道的侧壁贴合,并将渠道堵住。
3、然而,上述专利及现有的分水闸门在进行制造时,通常已经固定了闸口的大小,无法进行闸口大小的适配性调节,这可能导致水流调节不当,造成灌溉不足或水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及其分水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包括渠道主体,所述渠道主体的前后两侧壁开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分渠缺口,每个所述分渠缺口均固设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渠道主体(1),所述渠道主体(1)的前后两侧壁开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分渠缺口,每个所述分渠缺口均固设有分水渠道(2),所述分水渠道(2)与分渠缺口的连接处卡合设有竖向分布的配重板(3),所述配重板(3)的中下部开设有闸口(5),所述闸口(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闸板(7)、下闸板(8),所述上闸板(7)、下闸板(8)之间通过铰接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渠道(2)与分渠缺口的连接处两侧壁固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山型卡轨(4),所述配重板(3)的两侧壁中段及下段部分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渠道主体(1),所述渠道主体(1)的前后两侧壁开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分渠缺口,每个所述分渠缺口均固设有分水渠道(2),所述分水渠道(2)与分渠缺口的连接处卡合设有竖向分布的配重板(3),所述配重板(3)的中下部开设有闸口(5),所述闸口(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闸板(7)、下闸板(8),所述上闸板(7)、下闸板(8)之间通过铰接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渠道(2)与分渠缺口的连接处两侧壁固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山型卡轨(4),所述配重板(3)的两侧壁中段及下段部分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凹型卡槽,所述配重板(3)的两侧壁滑动卡合在一对山型卡轨(4)内,且每个山型卡轨(4)的中部均滑动卡合在凹型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口(5)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卡轨(6),所述上闸板(7)、下闸板(8)的两侧壁均滑动卡合在第一卡轨(6)上,所述配重板(3)的中上部固设有一对第二卡轨(12),所述矩形滑板(13)的两侧壁均滑动卡合在第二卡轨(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铰接短杆(10)、铰接长杆(11),所述配重板(3)的外侧面两侧铰接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双头连杆(9),所述上闸板(7)的顶部两侧铰接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铰接短杆(10),每根所述铰接短杆(10)的顶端部均与对应一侧的双头连杆(9)的顶端部活动铰接,所述下闸板(8)的两侧壁顶部铰接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铰接长杆(11),每根所述铰接长杆(11)的顶端部均与对应一侧的双头连杆(9)的底端部活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节式渠道分水闸,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双头连杆(9)的中部均固设有固定销轴,每根固定销轴的一端部与对应的双头连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弋兴东,赵巨仁,苏平,王国君,高嘉珺,石惠芳,武士吉,孟婷婷,周飞,李宏伟,李晓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柏叶口水库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