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喷雾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698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连通水管、管状喷雾组件以及空气放大组件,连通水管底部竖直设有管状喷雾组件,空气放大组件设置于管状喷雾组件底部,且空气放大组件与J形风管支管连通;空气放大组件包括内套和外套,内套与外套均设有一竖直通孔,且外套套装于内套中上部;当压缩空气通过J形风管支管从压力进风口进入环形凹槽并在环形缝隙的挤压下快速流动,在负压进风口下方形成附壁效应,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并与压缩空气混合后从内套下方喷出。通过挤压压缩气体对喷雾进行加速,增加了喷雾射程,提高了降尘效率;空气放大组件采用分体式结构,能通过内外套的旋合长度来调节环形缝隙的大小,从而调整风速改变喷雾射程,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喷雾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煤矿行业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进程得到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粉尘浓度也出现了明显增高,矿井粉尘不仅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健康,使工作人员极易患尘肺病,也是矿井爆炸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大采高综采技术在实现煤炭生产向集约、高效、安全发展十分重要,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综采工作面的机械化程度和开采强度,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粉尘问题日益突出,高浓度粉尘极大地影响了各类监测,监控系统稳定性,更易诱发尘肺病,同时降低了综采工作面可视化进程。喷雾降尘是煤矿井下降尘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传统井下喷雾降尘方法往往覆盖范围小,同时喷雾射程远,降尘效率低,且矿山巷道内风流运动复杂,影响喷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增加喷雾射程且能适应复杂矿山巷道风流的分体式喷雾降尘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水管(1)、管状喷雾组件(4)以及空气放大组件(5),连通水管(1)顶部与若干水管支管(2)连通;所述连通水管(1)底部竖直设有若干管状喷雾组件(4),空气放大组件(5)设置于管状喷雾组件(4)底部,且空气放大组件(5)与J形风管支管(3)连通;所述空气放大组件(5)包括内套(6)和外套(7),内套(6)与外套(7)均设有一竖直通孔,且外套(7)通过螺纹旋合套装于内套(6)中上部;所述外套(7)顶部设置有负压进风口(10),负压进风口(10)配备有挡风片(9)控制进风量,外套(7)侧壁上设置有压力进风口(8);所述内套(6)外侧壁上设置有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水管(1)、管状喷雾组件(4)以及空气放大组件(5),连通水管(1)顶部与若干水管支管(2)连通;所述连通水管(1)底部竖直设有若干管状喷雾组件(4),空气放大组件(5)设置于管状喷雾组件(4)底部,且空气放大组件(5)与j形风管支管(3)连通;所述空气放大组件(5)包括内套(6)和外套(7),内套(6)与外套(7)均设有一竖直通孔,且外套(7)通过螺纹旋合套装于内套(6)中上部;所述外套(7)顶部设置有负压进风口(10),负压进风口(10)配备有挡风片(9)控制进风量,外套(7)侧壁上设置有压力进风口(8);所述内套(6)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压力进风口(8)连通的环形凹槽,环形缝隙(12)位于内套(6)上端面与外套(7)之间,并与负压进风口(10)连通,当压缩空气通过j形风管支管(3)从压力进风口(8)进入环形凹槽并在环形缝隙(12)的挤压下快速流动,在负压进风口(10)下方形成附壁效应,使得外部空气通过负压进风口(10)进入,并与压缩空气混合后从内套(6)下方喷出;所述内套(6)通过设置于通孔内的环形支架(11)与管状喷雾组件(4)固定连接,从而使水雾从内套(6)下方喷出,实现气体对水雾的加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喷雾组件(4)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水管(13)、渐缩管(14)、长管(15)以及喷头(16)组成,其中进水管(13)直径大于长管(15)直径,且在长管(15)下部刻有螺纹线,长管(15)与喷头(16)采用可拆卸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慧天王逸飞聂文许长炜郭立典刘强华贇李建军刘士昊彭怡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