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可载粒籽支架及可载粒籽支架一体成型工装。
技术介绍
1、粒子植入全称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以杀灭肿瘤的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涉及放射源,其核心是放射性粒子。现在临床运用的是一种被称为碘-125的放射性物质。每个碘-125粒子就像一个小太阳,其中心附近的射线最强,可最大限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主要依靠立体定向系统将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γ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相比其他肿瘤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安全、有效。
2、由于直接植入人体内,而且是放射源,所以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如果剂量掌握不当,会造成患者肿瘤组织周围正常器官严重损伤。
3、公开号为cn10422577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携带碘-125粒子条的放射性支架,将两条碘-125粒子条用外科缝线固定于支架表面。这种用外科缝线将粒籽捆绑于支架外侧的方式,容易压迫人体腔道甚至造成穿
...【技术保护点】
1.可载粒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载粒籽支架(100)包括编织支架主体(110)以及从编织支架主体(110)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网状凹槽结构(120),所述编织支架主体(110)与所述网状凹槽结构(120)为一体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载粒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载粒籽支架(100)为Y形支架,包括三个编织支架主体(110)。
3.可载粒籽支架一体成型工装,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载粒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编织工装组件(200),所述编织工装组件(200)包括编织轴(210),所述编织轴(210)的周向侧面设置有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载粒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载粒籽支架(100)包括编织支架主体(110)以及从编织支架主体(110)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网状凹槽结构(120),所述编织支架主体(110)与所述网状凹槽结构(120)为一体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载粒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载粒籽支架(100)为y形支架,包括三个编织支架主体(110)。
3.可载粒籽支架一体成型工装,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载粒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编织工装组件(200),所述编织工装组件(200)包括编织轴(210),所述编织轴(210)的周向侧面设置有凸起部件,所述凸起部件用于在沿着编织轴(210)编织编织支架主体(110)时一体地形成与网状凹槽结构(120)形状匹配的网状凸起结构,在编织完成后所述凸起部件能够从所述网状凸起结构中移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载粒籽支架一体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还包括压槽工装组件(300),所述压槽工装组件(300)包括用于使所述编织支架主体(110)与所述编织轴(210)相对固定的夹持组件以及压槽件,所述编织轴(210)形成有冲压凹槽(212),所述压槽件与冲压凹槽(212)相配合,当所述压槽件嵌入所述冲压凹槽(212)内时,所述压槽件带动所述网状凸起结构压入冲压凹槽(212)内,所述网状凸起结构朝向靠近所述编织支架主体(110)轴线的方向内翻形成网状凹槽结构(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载粒籽支架一体成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件设置于对应的冲压凹槽(212)内,所述凸起部件能够伸出所述冲压凹槽(212)外到达预设位置用于在编织编织支架主体(110)时形成与网状凹槽结构(120)形状匹配的网状凸起结构,并且所述凸起部件能够沿对应的冲压凹槽(212)向内移动,用于在对应的冲压凹槽(212)处形成与网状凹槽结构(120)适配的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东,刘家宾,尹华清,于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融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