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31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包括支撑台、至少两根过渡柱以及多边形混凝土空腔墩;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与过渡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柱的底部与多边形混凝土空腔墩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柱包括上下连接的钢圆管和预应力混凝土圆管;所述多边形混凝土空腔墩的顶部设置有注砂孔和吊耳。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覆盖层埋深浅的岩基地质,相较于海上升压站传统导管架钢结构基础,在岩基地质条件无需嵌岩,且该基础大部分采用混凝土材料可以降低结构造价;并且该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在码头或船坞制造拼装完成后,采用专有船舶浮运湿拖运输,无需大型起吊装备,无需海上拼装,大幅减少海上作业工序,施工费用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涉及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基础。


技术介绍

1、海上风电场的海上升压站需在岩基上设置重力式基础以承载上方机构,传统重力式基础采用混凝土材料,因其稳定性好、制造工艺成熟、海上施工周期短、造价较低,广泛应用于覆盖层较浅的岩基地质条件,但随着海上升压站的单机容量大型化,传统的重力式基础尺寸需要进一步加大,重力式基础重量的增加会给建造、运输和安装带来诸多问题。

2、目前,海上风电场的海上升压站大多数采用导管架基础,比如公开号为cn205894049u、cn206034408u的专利,但是导管架基础整体采用钢结构,造价较高,且对于岩基地质条件,需要嵌岩,施工成本更高,还需要海上沉桩以及海上灌浆,海上工期相对较长。也有一部分海上升压站采用高桩承台基础,比如公开号为cn217399711u的专利,高桩承台基础有一定的抗水平能力,且施工工艺成熟,但是海上施工工序繁琐,海上作业时间过长,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基础施工工序繁琐、时间长和成本高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至少两根过渡柱(2)以及多边形混凝土空腔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包括平台(12)和支撑支架(13);所述支撑支架(13)与过渡柱(2)配套,支撑支架(13)的中部与过渡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12)的底部与支撑支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上部升压站主柱的套筒(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至少两根过渡柱(2)以及多边形混凝土空腔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包括平台(12)和支撑支架(13);所述支撑支架(13)与过渡柱(2)配套,支撑支架(13)的中部与过渡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平台(12)的底部与支撑支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上部升压站主柱的套筒(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设置于支撑支架(13)的端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的多边形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柱(2)的钢圆管(21)和预应力混凝土圆管(22)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汪顺吉陶铁铃邹尤甘乐曾斌王伟吴司洲姜军倪刘爽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