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书机的打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25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采用顶部宽度不同的订书钉也能够进行装订作业的订书机的打弯机构。在折弯通过订书钉打出单元钉入而贯通被装订纸张(P)的订书钉(S1、S2)的两脚部(2)的订书机的打弯机构(3)中,打弯机构(3)中具备:第一打弯部(5),配置在订书钉(S1、S2)的两脚部(2)的下方,并形成有引导两脚部(2)向内侧弯曲的导向斜面(12);第二打弯部(6),配置在第一打弯部(5)之间,并形成有向被装订纸张(P)的纸面(26)侧按压弯曲了的两脚部(2)的前端侧的突起部(15);以及驱动机构(7),通过所述导向斜面(12)使订书钉(S1、S2)的两脚部(2)弯曲后,使第一打弯部(5)沿着所述纸面(26)进行退避动作,并且,使第二打弯部(6)向所述纸面(26)进行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扭结了贯通被装订纸张的订书钉的脚部后,以脚部的前端不从纸面露出的方式进行装订的订书机的打弯机构
技术介绍
通常,在利用订书机装订被装订纸张的情况下,贯通被装订纸张的订书钉的脚部 被平直地折弯而扭结。 在装订册子、商品说明书等印刷品的纸面中央部的情况下,在平直扭结中,订书钉 的脚部沿着纸面被装订,因此脚部的前端往往从纸面露出。脚部前端即使露出一点,在翻页 等时,手指有时也会刮上订书钉的脚部,很麻烦。 该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平直扭结,而是进行脚部弯曲成圆弧状即所谓的眼镜扭结,则脚部的前端朝向纸面,因此这是优选的。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761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28682号公报 但是,眼镜扭结的打弯槽是固定式,因此,只能应对规定的顶部宽度的订书钉。像 公司内刊等册子、商品说明书等被装订纸张,尺寸不同的情况较多,因此,存在从外观方面 出发也要配合尺寸大小而变更顶部宽度的情况。另外,在顶部宽度设为一定的情况下,在薄 纸和厚纸上装订后的针腿长度之差较大,影响外观。因此,可考虑在薄纸和厚纸上改变顶部 宽度而调节针腿长度的方法,但是,在仅能应对一种顶部宽度的结构中,每当顶部宽度发生 变化,就必须准备不同的打弯槽,作业变得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采用顶部宽度不同的订书钉 也能够进行装订作业的订书机的打弯机构。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订书机的打弯机构,其折弯 通过订书钉打出单元钉入而贯通被装订纸张的订书钉的两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弯机 构中,具备第一打弯部,配置在所述订书钉的两脚部的下方,并形成有引导所述两脚部向 内侧弯曲的导向斜面;第二打弯部,配置在第一打弯部之间,并形成有向被装订纸张的纸面 侧按压弯曲了的两脚部的前端侧的突起部;以及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导向斜面使订书钉的 两脚部弯曲后,使第一打弯部沿着所述纸面进行退避动作,并且,使所述第二打弯部向所述 纸面进行动作。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形成为能够与顶部宽度不同的至少两种订书钉的脚部的前端卡合的大小。 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所述订书钉的顶部宽度的检测单元,并设置有根据该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调整所述第一打弯部的待机位置的调整单元。 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基于第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以使订书钉的脚部前端 与所述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的中央部抵接的方式进行调整。 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基于第一 第四技术方案的任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打弯部的与所述纸面相对的前端面形成为以设置在中央部的所述突起部为顶点而向其 两方外侧变低,能够向所述纸面侧按压所述订书钉的脚部。 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弯部 的所述突起部的两侧的前端面能够承受通过所述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而弯曲的订书钉 的两脚部的前端并进一步引导所述两脚部的前端进行弯曲。 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基于第一 第三技术方案的任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打弯部在退避动作前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向内侧挤压通过所述导向斜面弯曲的所述 订书钉的脚部的基部以促进弯曲。 第八技术方案基于第一 第三技术方案的任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弯机构和 所述订书钉打出单元单独配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在打弯机构中,具备第一打弯部,配置在所述订书 钉的两脚部的下方,并形成有引导所述两脚部向内侧弯曲的导向斜面;第二打弯部,配置 在第一打弯部之间,并形成有向被装订纸张的纸面侧按压弯曲了的两脚部的前端侧的突起 部;以及驱动机构,利用所述导向斜面使订书钉的两脚部弯曲后,使第一打弯部沿着所述纸 面进行退避动作,并且,使所述第二打弯部向所述纸面进行动作,因此,贯通被装订纸张的 订书钉的两脚部通过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而弯曲,然后,第一打弯部进行退避动作,第二 打弯部向纸面进行动作,因此,弯曲了的订书钉的两脚部的前端通过第二打弯部被强力地 按在纸面上。订书钉的前端保持朝向纸面的状态,能够防止脚部的前端从纸面露出。并且, 折弯订书钉的单元不是弯曲状的扭结槽而是导向斜面,因此,即使顶部宽度稍微不同,也能 够与之分别对应而弯曲脚部,从而能够进行装订作业。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形成为能和顶部宽度不同的 至少两种订书钉的脚部的前端卡合的大小,因此,能够可靠地装订至少两种订书钉。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通过检测单元检测订书钉的顶部宽度,对应于该顶 部宽度,调整单元能够调整所述第一打弯部的待机位置,因此,能够与顶部宽度无关而始终 在最佳位置上使订书钉的两脚部与第一打弯部卡合。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以使订书钉的脚部前端与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的 中央部抵接的方式进行调整,因此,装订时,即使在订书钉的脚部贯通被装订纸张时产生晃 动,也几乎不会从导向斜面脱离。因此,能够始终确保良好的装订状态。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第二打弯部的和所述纸面相对的前端面形成为以设 置在中央部的所述突起部为顶点而向其两方外侧变低,因此,第二打弯部的上端面向纸面 侧进行动作时,突起部向被装订纸张的纸面侧按压弯曲的两脚部的前端侧。由此,订书钉的 两脚部的前端被压弯而被强力地按在纸面上。 此外,在通过第二打弯部按压订书钉的两脚部时,如果按压成与纸面平行,则订书 钉变得平直。但是,第二打弯部的上端面以向突起部的两侧变低的方式形成为鼓状,因此, 通过第二打弯部按压订书钉的两脚部时,力向外侧作用,因此,以能够在两脚部的基部的折 回部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被折弯。因此,仅脚部的前端以咬入纸面的方式被压上,所述前端保持朝向纸面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脚部的前端从纸面露出。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第二打弯部的所述突起部的两侧的前端面能够承受 通过所述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而弯曲的订书钉的两脚部的前端并进一步引导其进行弯 曲,因此,通过更可靠地使顶部宽度不同的订书钉的脚部弯曲而折弯,能够进行装订作业。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第一打弯部在退避动作前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 向内侧挤压通过所述导向斜面弯曲的所述订书钉的脚部的基部而促进其弯曲,因此,不需 要在第二打弯部的所述突起部的两侧的前端面上承受通过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而弯曲 的订书钉的脚部的前端并使其进一步弯曲。因此,能够使第二打弯部的位置位于第一打弯 部的下方,因此,第一打弯部的退避动作和第二打弯部的上方动作的精度不用要求过高,因 此,能够在产品尺寸及组装上较为宽松。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技术方案,打弯机构和所述订书钉打出单元单独配置,由此,对 装订公司内刊等册子、商品说明书等被装订纸张特别有效。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订书机的概观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订书机的打弯机构的整体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订书机的打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所述打弯机构的动作状态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打弯部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所述打弯机构使顶部宽度较小的订书钉弯曲而折弯的折弯状态说明图。 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订书机的打弯机构,折弯通过订书钉打出单元钉入而贯通被装订纸张的订书钉的两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弯机构中,具备:第一打弯部,配置在所述订书钉的两脚部的下方,并形成有引导所述两脚部向内侧弯曲的导向斜面;第二打弯部,配置在第一打弯部之间,并形成有向被装订纸张的纸面侧按压弯曲了的两脚部的前端侧的突起部;以及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导向斜面使订书钉的两脚部弯曲后,使第一打弯部沿着所述纸面进行退避动作,并且,使所述第二打弯部向所述纸面进行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10-17 2008-268153;JP 2009-8-29 2009-199098一种订书机的打弯机构,折弯通过订书钉打出单元钉入而贯通被装订纸张的订书钉的两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弯机构中,具备第一打弯部,配置在所述订书钉的两脚部的下方,并形成有引导所述两脚部向内侧弯曲的导向斜面;第二打弯部,配置在第一打弯部之间,并形成有向被装订纸张的纸面侧按压弯曲了的两脚部的前端侧的突起部;以及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导向斜面使订书钉的两脚部弯曲后,使第一打弯部沿着所述纸面进行退避动作,并且,使所述第二打弯部向所述纸面进行动作。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订书机的打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弯部的导向斜面 形成为能够与顶部宽度不同的至少两种订书钉的脚部的前端卡合的大小。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订书机的打弯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所述订书钉的顶部 宽度的检测单元,并设置有根据该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原进平宇田川博
申请(专利权)人:美克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