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595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制备明胶溶液,然后加入蔗糖,得微针尖端前驱体;将制得的微针尖端前驱体装入模具,冷藏后在3~5℃下离心,36~38℃干燥成型,得含明胶蔗糖的模具;将含光引发剂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溶液填充到含明胶蔗糖的模具,紫外光照射20~60s,得复合微针。所述复合微针用于负载钙黄绿素和罗丹明B。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明胶、蔗糖、PEGDA为原料,采用离心工艺和紫外光聚合技术联用制备复合微针。明胶‑蔗糖针尖与PEGDA基质通过物理吸附作用结合在一起获得明胶‑蔗糖为尖端,PEGDA为基座的复合微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微针(mns)的三维微结构可刺穿角质层并产生瞬态微通道,可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和吸收力,微针可进入指定深度,不刺激真皮中的血管和神经纤维,可将各种分子以微创方式输送到皮肤中,该法可避免口服给药中肝脏的“首过”灭活效应以及注射给药引起的疼痛、恐惧感,弥补了药物难穿透角质层而导致药效低的不足。目前,用于经皮给药的微针类型有很多,如固体微针、自溶解微针、中空微针和涂层微针等。最常见的涂层微针由水溶性材料包裹在金属、硅或聚合物等固体微针表面构成。由于微针的表面积小,涂层微针载药量低,而且在微针三维微观结构上实现精确和均匀的药物涂覆难度很大。

2、为了克服上述涂层微针的不足,目前已提出生物相容性自溶解型聚合物微针。该微针由水溶性聚合物制成,将药物包裹在微针针体中,微针刺入皮肤后针体溶解并自发释放药物,不会留下任何生物危害废物,该微针具有很高的载药量。在众多类型的聚合物材料中,pegda,即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已被广泛用作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条件为6000~7000r/min离心10~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微针时,所述含光引发剂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溶液中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苯乙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尖端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明胶添加到水中后放入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条件为6000~7000r/min离心10~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微针时,所述含光引发剂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溶液中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苯乙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尖端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明胶添加到水中后放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雅王英波霍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