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原油开采,具体为一种稠油井多轮注汽用防应力变形修复机构。
技术介绍
1、稠油井是一种用于开发稠油油田的采油工艺用井,在稠油油藏中,由于原油粘度高、流动性差,传统的采油方法难以有效开采,稠油井开采技术通过注汽和采油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稠油向上抽取时自身的压力。
2、现有的稠油井在对稠油进行注汽和开采的过程中,受内部稠油分布及地形影响,开采端的稠油喷出时压力不稳定,持续的高低压变化会使采油管和输油管受到交变应力作用而发生形变,不利于设备的长期工作和稳定运行,同时压力过高或过低会使工作人员无法在稠油开采时对油压进行有效的把控,不利于设备进行规模化的开采工作,采油管在与套管螺纹连接处,因稠油流通的过程中流体激励频率与管道结构的固有频率相接近,稠油流体与采油管产生高频共振,震动会使螺纹连接处发生松动而失效,使部分稠油会通过松动的缝隙流出设备外侧,对设备的表面造成腐蚀的同时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即,稠油井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现场勘查,发现问题井现场主要表现为:油表套焊接部位环形钢板断裂,油表套套管头本体及悬挂器焊接密封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井多轮注汽用防应力变形修复机构,包括采油管(11)、套管(12)、圆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2)螺纹连接于采油管(11)的表面,所述圆板(13)固定连接于采油管(11)的内壁,所述采油管(11)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稠油流出时压力进行调节的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套管(12)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采油管(11)因压力过大造成松动的防形变组件,所述采油管(11)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套管(12)和采油管(11)螺纹连接松动的防漏气组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转动连接于采油管(11)内壁的轴杆(22),所述轴杆(2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形挡板(2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井多轮注汽用防应力变形修复机构,包括采油管(11)、套管(12)、圆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2)螺纹连接于采油管(11)的表面,所述圆板(13)固定连接于采油管(11)的内壁,所述采油管(11)内部设置有用于对稠油流出时压力进行调节的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套管(12)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采油管(11)因压力过大造成松动的防形变组件,所述采油管(11)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套管(12)和采油管(11)螺纹连接松动的防漏气组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转动连接于采油管(11)内壁的轴杆(22),所述轴杆(2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形挡板(23),所述采油管(1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环形板(24),所述第一环形板(24)的内壁呈环形阵列分布固定连接有滑杆(25),所述滑杆(25)的表面均与轴杆(22)靠近第一环形板(24)的一侧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井多轮注汽用防应力变形修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组件还包括有固定连接于采油管(11)内壁的支撑架(21),所述轴杆(22)远离第一环形板(2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1)的表面,所述轴杆(22)均转动连接于采油管(11)的内部,所述第一环形板(24)靠近采油管(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方板(26),所述第一方板(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7),所述第一弹簧(27)远离第一方板(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方板(28),所述第二方板(28)固定连接于第一环形板(24)的内壁,所述第二方板(28)远离第一弹簧(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29),所述圆杆(29)远离第二方板(2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210),所述采油管(11)的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空心管(211),所述第一空心管(2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气杆(212),所述第一气杆(2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3),所述滚轮(210)滚动于限位块(213)的内表面,所述限位块(2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杆(214),所述第二气杆(21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管(215),所述第二空心管(21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采油管(11)的表面,所述第二空心管(215)的表面插接有气密塞(2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稠油井多轮注汽用防应力变形修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形变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1)内部的圆轴(31),所述圆轴(31)的下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保,廖丽凯,刘兴平,杨舵,王宏东,靳博远,周毅,秦纯洁,盖明,丁杰,胡磊,杨胜东,王强,邱振扬,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三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