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组件以及应用该夹持组件的手持式辅助拍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54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持组件以及应用该夹持组件的手持式辅助拍摄设备,包括主壳体和夹持块,其中,主壳体内置有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连接有至少一组导柱,导柱缩探出至主壳体的其一端面;至少两个夹持块分别置于主壳体的两端以形成夹持区域;两个夹持块相向的一面对应与同端探出的导柱连接,导柱以在夹持块的表面形成供电触点;导柱一方面提供滑动伸缩功能,以调节夹持区域的大小拍摄终端进行稳定夹持;另一方面,合理的对线材进行连接布置后,导柱作为导电结构,通过导柱和供电触点相配合,以实现能够将对外部的拓展功能组件进行供电驱动,拓展功能组件无需独立配备电池,极大的优化了设备的重量分配情况,用户的体验更佳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稳拍器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组件以及应用该夹持组件的稳拍器。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电子产品突飞猛进的发展,手机的摄像头的像素越来越高,手机拍照正被广泛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中,手机成为人们记录点滴生活的便捷工具。为了获取更好的拍摄体验,人们经常搭配相关的辅助拍摄器材来进行协同拍摄,如三脚架、自拍杆、稳拍器等,上述产品功能的互为填补,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拓展手机作为主要拍摄的器械可能性;

2、为了有效面对不同使用场景,需要搭配不同的拓展功能组件,以增强对环境的适用性;如对于昏暗的场景,则对应搭配补光组件与稳定器协同使用;对于跟踪性能不佳,则对应搭配跟踪组件与稳定器协同使用等;值得说明的是,拓展功能组件常装配于稳定器夹持组件的两端,在使用中发现,夹持组件并无法对拓展功能组件进行电性供电驱动,拓展功能组件往往需要内置独立的电池模块,大幅度增加了拓展功能组件的总重量,导致用户握持手感变差,且对夹持组件进行支撑的支撑臂受重负荷增大,导致稳拍器的寿命变短等情况;因此,亟需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夹持组件,应用于稳拍器中,以解决上述出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稳拍器用夹持结构中,夹持组件并无法实现对拓展功能组件进行供电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组件,包括:

3、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置有主控板、以及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有至少一组导柱,所述导柱缩探出至所述主壳体的其一端面;

4、夹持块,至少所述两个夹持块分别置于所述主壳体的两端以形成夹持区域;两个所述夹持块相向的一面对应与同端探出的导柱连接,所述导柱以在所述夹持块的表面形成供电触点。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控板两侧的正极输出片和负极输出片,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的相向两侧对应与所述主控板的电连接,相对的两侧对应与同一组导柱连接。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任一组所述导柱均包括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上的套环对应套设在同侧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上;同组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的探出端伸入同端的所述夹持块内且所述夹持块的外壁形成所述供电触点。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任一组的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横截直径均大于其所位于的所述第一导柱或所述第二导柱的截面直径;所述套环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的两端。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任一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均套设有弹簧结构,任一所述弹簧结构均置于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套环之间。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任一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伸入至所述夹持块的一端均设有导电套筒,所述导电套筒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与导电片连一端连接,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则在所述夹持块的表面形成所述供电触点。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主控板板面还设有第一布线孔,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一面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布线孔相适配的第二布线孔。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任一所述夹持块的夹持面贴覆有硅胶层。

12、本申请的还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辅助拍摄设备,包括内置有电池组件的握持部、支撑杆和拓展功能组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另一端与任一上述夹持组件连接;所述拓展功能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夹持块具有供电触点的一面上,且所述拓展功能组件设有与所述供电触点相适配的取电探针。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拓展功能组件与所述夹持块的连接方式为磁吸连接、卡扣连接和插拔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夹持组件以及应用该夹持组件的手持式辅助拍摄设备,夹持组件包括主壳体和夹持块,其中,主壳体内置有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连接有至少一组导柱,导柱缩探出至主壳体的其一端面;至少两个夹持块分别置于主壳体的两端以形成夹持区域,且相向的一面对应与同端探出的导柱连接并在夹持块的表面形成供电触点;导柱一方面提供滑动伸缩功能,可以控制夹持之间的将对位置,以调节夹持区域的大小拍摄终端进行稳定夹持;另一方面,合理的对线材进行连接布置后,导柱作为导电结构,通过导柱和供电触点相配合,以实现能够将对外部的拓展功能组件进行供电驱动,拓展功能组件无需独立配备电池,极大的优化了设备的重量分配情况,用户的体验更佳良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控板两侧的正极输出片和负极输出片,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的相向两侧对应与所述主控板的电连接,相对的两侧对应与同一组导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导柱均包括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上的套环对应套设在同侧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上;同组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的探出端伸入同端的所述夹持块内且所述夹持块的外壁形成所述供电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组的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横截直径均大于其所位于的所述第一导柱或所述第二导柱的截面直径;所述套环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均套设有弹簧结构,任一所述弹簧结构均置于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套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伸入至所述夹持块的一端均设有导电套筒,所述导电套筒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与导电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片的另一端则在所述夹持块的表面形成所述供电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板面还设有第一布线孔,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夹持区域的一面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布线孔相适配的第二布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夹持块的夹持面贴覆有硅胶层。

9.一种手持式辅助拍摄设备,包括内置有电池组件的握持部、支撑杆和拓展功能组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另一端与权利要求1-8的任一所述夹持组件连接;所述拓展功能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夹持块具有供电触点的一面上,且所述拓展功能组件设有与所述供电触点相适配的取电探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辅助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功能组件与所述夹持块的连接方式为磁吸连接、卡扣连接和插拔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控板两侧的正极输出片和负极输出片,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的相向两侧对应与所述主控板的电连接,相对的两侧对应与同一组导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导柱均包括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上的套环对应套设在同侧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上;同组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的探出端伸入同端的所述夹持块内且所述夹持块的外壁形成所述供电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组的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横截直径均大于其所位于的所述第一导柱或所述第二导柱的截面直径;所述套环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正极输出片和所述负极输出片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均套设有弹簧结构,任一所述弹簧结构均置于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套环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喜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元素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