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翻转机附属装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架翻转机机构。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2、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由于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转向架很容易被磨损,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转向架进行定时定期的检修,而转向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在检修时的上下移动以及翻转都给检修带来了诸多不便。翻转机则是针对转向架设计的翻转机构,现有的翻转机主要是利用龙门架固定转向架,通过大功率电机等设备直接驱动转向架围绕中心转轴转动,这种翻转机不仅体积大,结构复杂,检修不便,且功率大,耗能严重,从而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转向架的固定,且耗能低的翻转装置,从而增强实用性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
2、本技术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包括转向架,还包括顶板和第一绳索,顶板的底端设置有四组角架,四组角架的底端均设置有支腿,顶板的底端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底端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导向组件,第一绳索缠绕在翻转组件上,第一绳索穿过导向组件,第一绳索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将转向架卡装在中间。
3、本技术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固定组件包括两组底板、两组第一支撑板
4、本技术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升降组件包括两组双向电机、四组第二齿轮和四组螺纹杆,顶板的顶端与两组双向电机的底端连接,两组双向电机的四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四组第一齿轮分别与四组第二齿轮齿面啮合,四组第二齿轮的底端分别与螺纹杆的顶端连接,四组螺纹杆轴承密封穿出顶板的底端,四组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支腿轴承连接,四组螺纹杆上设置有滑块。
5、本技术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翻转组件包括两组第四支撑板和伺服电机,滑块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四支撑板的顶端连接,两组第四支撑板的中间设置有轴承连接的转动杆,前侧第四支撑板的前端与伺服电机的后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轴承密封穿过前侧第四支撑板的后端,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的前端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有两组支撑盘,两组支撑盘的中间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撑杆,四组第一支撑杆上缠绕有第一绳索。
6、本技术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导向组件包括两组第二支撑杆,两组第四支撑板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块,两组支撑块的中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支撑杆的前端和后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轴承连接的转动轮,两组转动轮之间与第一绳索紧贴。
7、本技术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第一吊环和两组第二吊环,连接块的顶端与第一吊环的底端连接,第一吊环上缠绕有第一绳索,连接块的底端与两组第二吊环的顶端连接,两组第二吊环分别缠绕有第二绳索,两组第二绳索分别与第三吊环缠绕连接。
8、本技术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还包括防护罩,顶板的顶端与防护罩的底端连接。
9、本技术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防护罩的顶端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设置有防尘网。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通过固定组件将转向架前侧和后侧夹紧固定,然后启动滑动组件将滑块下降,之后第一绳索通过导向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然后通过连接组件底端的两组第二绳索缠绕在固定组件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三吊环上,然后启动翻转组件将第一绳索收紧,并启动升降组件将转向架吊起,之后固定组件会通过底端的万向轮向前移动,并立起,从而实现转向架的翻转,因此增强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包括转向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2)和第一绳索(5),顶板(2)的底端设置有四组角架(3),四组角架(3)的底端均设置有支腿(4),顶板(2)的底端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底端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导向组件,第一绳索(5)缠绕在翻转组件上,第一绳索(5)穿过导向组件,第一绳索(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将转向架(1)卡装在中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两组底板(6)、两组第一支撑板(7)、两组顶盖(8)和八组电动气缸(10),两组底板(6)的底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7)的顶端连接,两组第一支撑板(7)顶端分别与顶盖(8)的底端连接,两组第一支撑板(7)的中部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撑板(9),两组第二支撑板(9)的底端和两组顶盖(8)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电动气缸(10)连接,八组电动气缸(10)分别设置有气动杆(11),顶部的四组气动杆(11)分别穿出顶盖(8)的底端,底部的四组气动杆(11)分别穿过第二支撑板(9)的顶端,八组气动杆(11)上均设置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两组双向电机(14)、四组第二齿轮(16)和四组螺纹杆(17),顶板(2)的顶端与两组双向电机(14)的底端连接,两组双向电机(14)的四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15),四组第一齿轮(15)分别与四组第二齿轮(16)齿面啮合,四组第二齿轮(16)的底端分别与螺纹杆(17)的顶端连接,四组螺纹杆(17)轴承密封穿出顶板(2)的底端,四组螺纹杆(17)的底端分别与支腿(4)轴承连接,四组螺纹杆(17)上设置有滑块(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组件包括两组第四支撑板(19)和伺服电机(21),滑块(18)的底端分别与两组第四支撑板(19)的顶端连接,两组第四支撑板(19)的中间设置有轴承连接的转动杆(20),前侧第四支撑板(19)的前端与伺服电机(21)的后端连接,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轴承密封穿过前侧第四支撑板(19)的后端,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与转动杆(20)的前端连接,转动杆(20)上设置有两组支撑盘(22),两组支撑盘(22)的中间设置有四组第一支撑杆(23),四组第一支撑杆(23)上缠绕有第一绳索(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包括两组第二支撑杆(25),两组第四支撑板(19)的中部均设置有支撑块(24),两组支撑块(24)的中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支撑杆(25)的前端和后端连接,两组第二支撑杆(25)上设置有轴承连接的转动轮(26),两组转动轮(26)之间与第一绳索(5)紧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27)、第一吊环(28)和两组第二吊环(29),连接块(27)的顶端与第一吊环(28)的底端连接,第一吊环(28)上缠绕有第一绳索(5),连接块(27)的底端与两组第二吊环(29)的顶端连接,两组第二吊环(29)分别缠绕有第二绳索(31),两组第二绳索(31)分别与第三吊环(30)缠绕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32),顶板(2)的顶端与防护罩(32)的底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防护罩(32)的顶端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设置有防尘网(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包括转向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2)和第一绳索(5),顶板(2)的底端设置有四组角架(3),四组角架(3)的底端均设置有支腿(4),顶板(2)的底端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底端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导向组件,第一绳索(5)缠绕在翻转组件上,第一绳索(5)穿过导向组件,第一绳索(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将转向架(1)卡装在中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两组底板(6)、两组第一支撑板(7)、两组顶盖(8)和八组电动气缸(10),两组底板(6)的底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7)的顶端连接,两组第一支撑板(7)顶端分别与顶盖(8)的底端连接,两组第一支撑板(7)的中部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撑板(9),两组第二支撑板(9)的底端和两组顶盖(8)的顶端分别与两组电动气缸(10)连接,八组电动气缸(10)分别设置有气动杆(11),顶部的四组气动杆(11)分别穿出顶盖(8)的底端,底部的四组气动杆(11)分别穿过第二支撑板(9)的顶端,八组气动杆(11)上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2),转向架(1)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四组气动杆(11)紧贴,两组第一支撑板(7)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万向轮(13),两组第一支撑板(7)的外端均设置有第三吊环(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翻转机机构,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两组双向电机(14)、四组第二齿轮(16)和四组螺纹杆(17),顶板(2)的顶端与两组双向电机(14)的底端连接,两组双向电机(14)的四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15),四组第一齿轮(15)分别与四组第二齿轮(16)齿面啮合,四组第二齿轮(16)的底端分别与螺纹杆(17)的顶端连接,四组螺纹杆(17)轴承密封穿出顶板(2)的底端,四组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峰,郭金荣,王锦龙,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海诺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