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生热旋压模具及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521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生热旋压模具及成形方法,该旋压模具包括法兰盘(1)和旋压芯模(2);所述旋压芯模(2)通过其下部的螺纹段连接于法兰盘(1)中部的螺纹孔中;所述旋压芯模(2)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旋压芯模(2)内部通过轴承(8)安装加热棒,所述旋压芯模(2)下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管坯的轴向定位螺纹孔(3)。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在双金属复合管和难变形材料的成形过程中,有效地改善金属内层的流动性,尤其对于带环状内筋或交叉内筋或纵向筋的旋压成形中,能增强金属内层材料的流动,使金属更易填充到带内筋的凹槽中,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及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旋压,具体为一种内生热旋压模具及成形方法,用于加工管材及筒形件。


技术介绍

1、金属旋压成形技术是通过对旋转毛坯施加外力使其产生连续的局部塑性变形,最终获得薄壁空心回转体零件的无切屑加工工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该技术的制成品在航空航天、兵器舰船、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针对难变形材料以及带内环筋、交叉筋或纵向筋等复杂结构工件的旋压成形,或者双层金属管件或筒形件的成形,通常采用热强旋技术完成。加热方式主要包括电阻箱加热和喷枪加热,电阻箱加热内外层金属温度相对均匀,但加热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且对设备要求较高。火焰喷枪加热会导致待加热坯料厚度方向存在温差,加之工件内壁或内层金属向芯模的热传递现象,工件从内向外或内外层材料间通常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内部或内层金属流动性弱于外部或外层金属,使内筋成形和内层金属的变形难度较大,成形精度较低。此外,外部或外层金属受到旋轮的直接作用,应力加载条件优于内层金属,变形程度也较大。

3、因此,亟待提出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成形装置及方法,以提升工件内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生热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1)和旋压芯模(2);所述旋压芯模(2)通过其下部的螺纹段连接于法兰盘(1)中部的螺纹孔中;所述旋压芯模(2)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旋压芯模(2)内部通过轴承(8)安装加热棒,所述旋压芯模(2)下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旋压管坯的轴向定位螺纹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生热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为电磁感应加热棒(7),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棒(7)通过上下两个轴承(8)装配于旋压芯模(2)内;所述旋压芯模(2)上端面装配有轴承外环盖(11);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棒(7)端面设有电磁感应线圈阴极(5)和电磁感应线圈阳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生热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1)和旋压芯模(2);所述旋压芯模(2)通过其下部的螺纹段连接于法兰盘(1)中部的螺纹孔中;所述旋压芯模(2)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旋压芯模(2)内部通过轴承(8)安装加热棒,所述旋压芯模(2)下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旋压管坯的轴向定位螺纹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生热旋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为电磁感应加热棒(7),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棒(7)通过上下两个轴承(8)装配于旋压芯模(2)内;所述旋压芯模(2)上端面装配有轴承外环盖(11);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棒(7)端面设有电磁感应线圈阴极(5)和电磁感应线圈阳极(6)。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王伟王涛任忠凯赵晨浩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