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关系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轮对两侧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视场高精度检测梁系统。
技术介绍
1、轮轨接触关系是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基础问题,直接决定着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目前缺少检测真实轮轨动态接触姿态的有效方法和设备,制约了轮轨接触关系的深入研究,无法满足高速铁路日益紧迫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为实现轮轨动态接触姿态的检测,需在高速列车转向架狭小受限空间下布设高速相机等高精度传感器。为实现各类高精度传感器的布设和安装、保障传感器设备检测的精确性和车载振动条件下的安全性,检测梁结构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2、关于检测梁系统,既有专利技术专利中也提出了很多检测梁结构形式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案,但多用于轨道几何状态的检测,对轮对左右两侧轮轨相互运动状态的跨视场高精度检测考虑不足,且既有缺少对狭小受限空间下轮轨真实接触斑的直接捕捉。为实现具有非重叠大视场特征的左右侧轮轨相互运动状态以及具有小尺度且视场受限特征的轮轨接触斑的检测,需减少由于检测梁结构自身柔性变形带来的检测误差,提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视场检测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视场检测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体部(4)的顶面上设有基座(9),所述惯导补偿单元(7)安装在所述基座(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视场检测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体部(4)的顶面上设有螺纹盲孔,所述基座(9)上设有对应的螺纹通孔(10),所述基座(9)通过螺栓穿过螺纹通孔配合螺纹盲孔螺纹连接在所述主载体部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视场检测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视场检测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体部(4)的顶面上设有基座(9),所述惯导补偿单元(7)安装在所述基座(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视场检测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载体部(4)的顶面上设有螺纹盲孔,所述基座(9)上设有对应的螺纹通孔(10),所述基座(9)通过螺栓穿过螺纹通孔配合螺纹盲孔螺纹连接在所述主载体部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的车载跨视场检测梁系统,其特征在于,跨视场标靶长度覆盖轮对左右两侧的轮轨接触区域,跨视场标靶的两端设有编码标志阵列(11),编码标志阵列(11)能够被安装在检测梁上的两端的传感采集单元(8)分别同时拍摄到,实现轮对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亮,尹辉,马超智,黄华,高瑞锴,辛涛,许宏丽,崔树武,肖一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