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
技术介绍
1、电絮凝又被称为电凝聚或电混凝,它是在化学混凝及电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水处理技术,电絮凝工艺因具有装置简单、处理效率高、可去除的污染物种类较多、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絮凝采用电解法对污水进行处理,电解过程中,使原本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继而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2、但是现有的电絮凝装置在电解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3、1、电絮凝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阴极表面会产生氢气,当产生的氢气在环境浓度累积到4%~75.6%就存在爆炸风险,安全性较低;
4、2、电絮凝装置阳极板直接连接电源,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加,阳极板损耗后,更换极板需要停机后再拆除更换,更换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主体以及设于水箱主体外侧的回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泵、连通于回流泵输入端的排泥管以及连通于回流泵输出端的三通管,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连通于絮凝反应区,且所述三通管上连接有相通于配水区的循环管以及外接管,所述排泥管、循环管和外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V型斜板,且所述絮凝反应区的内壁开设有排泥孔,所述絮凝反应区通过排泥孔与排泥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主体以及设于水箱主体外侧的回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泵、连通于回流泵输入端的排泥管以及连通于回流泵输出端的三通管,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连通于絮凝反应区,且所述三通管上连接有相通于配水区的循环管以及外接管,所述排泥管、循环管和外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v型斜板,且所述絮凝反应区的内壁开设有排泥孔,所述絮凝反应区通过排泥孔与排泥管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气耦合电絮凝处理污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主体的表面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相通于配水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财方,邓国敢,袁凯,张会林,钱志强,沈勘力,高勇,吴云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致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