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363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具备:具有吸入口及排放口的壳体;叶轮(21)及容纳该叶轮(21)的机壳(22);容纳在壳体内的鼓风机(2);使鼓风机(2)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以及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两个离子发生部。将离子发生部配置于机壳(22)的圆弧形引导壁(22a)上。使沿着圆弧形引导壁22a以层流的状态流通的空气中,有效地含有离子发生部产生的正离子及负离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与被鼓风机吸入的空气一起向室 内排放,来净化室内空气的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居室内的空气,被微小的粉尘、花粉等过敏物质、漂浮的霉菌、病毒、异臭等各种物 质污染,另外,近年来随着住宅高密度化的发展,污染物易在室内停留,因此需要积极地进 行换气。然而,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的室内,在花粉症的居住者入住、工作的室内,大多不 能随心所欲地打开窗进行换气,因此使用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具备鼓风机,其被容纳在后面具有吸入口,上部具有排放口的壳体 内;使该鼓风机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以及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部。而 且构成为将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与被上述鼓风机吸入的空气一起从上述排放口向室 内排放,以使离子分解室内的污染物质,从而将室内空气洁净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离子发生部,具有分离且并列设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向正电极和负电极之 间供给电位,而从正电极排放正离子,从负电极排放负离子。所排放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包 含在被上述鼓风机吸入的空气中,并与该空气一起从排放口向室内排放。近年来,广泛使用向居住空间内排放正(+)及/或负(_)离子,将居住空间内的空 气洁净化的技术。例如,在空气净化机中,在内部通风路的中途配设产生正和负离子的离子 发生器,使产生的离子与通风路中的空气一起向外部空间排放。与空气一起被排放到外部的离子,用于使居住空间内的漂浮粒子惰性化,杀灭漂 浮细菌,使居住空间整体的空气洁净化。—般的离子发生器,是通过在针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或放电电极与介质电极之 间外加高压交流的驱动电压,而产生电晕放电产生正和负离子。由于产生的离子,为无色无 味,因此实际上不容易确认是否产生了离子。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检测有无离子产生的技术。另外,在专利 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检测离子发生量并将离子发生量控制到最佳的技术。近年来,广泛使用使空气中的水分子以正⑴及/或负㈠离子的形式带电来净 化居住空间内的空气的技术。例如,在空气净化机中,在内部通风路的中途配设产生正和负 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使产生的离子与空气一起向外部空间排放。使清洁空气中的水分子带电的离子,由于可使居住空间内的漂浮粒子惰性化,杀 灭漂浮细菌,由此使居住空间整体的空气净化。标准的离子发生装置,是通过在针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或放电电极与介质电极 之间外加高压交流的驱动电压,而产生电晕放电产生正和负离子。另外,公开了使上述各电 极与产生驱动电压的电路一体化的离子发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使装有离子发生 器的空气净化机实用化。另一方面,在单独的离子发生器中,由于离子发生量有限,因此尝试配备多个离子发生器使产生的离子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在适于产生离子的条件的通风路上配置离子 发生器,然而包括安全方面的要求在内空间上的限制很多。为了在这样被限制的空间内容 纳多个离子发生器,优选集中地配设离子发生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5740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1417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059795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8-123917号公报在以往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在测量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量,和与空气一起从排 放口排放的室内的离子量时,可知与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量相比,室内的离子量比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情况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 化装置,通过在使被鼓风机吸入的空气的流通成为层流的层流部上配置离子发生部,从而 能够使被鼓风机吸入的空气中有效地包含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并能够降低离子发生部 产生的离子量与室内的离子量之差,从而能够增加室内的离子量。然而,由于离子发生器的运转是长期持续的,因此在伴随电晕放电的溅射蒸发而 使放电电极损耗的情况下,或在放电电极上累积附着了化学物质、尘埃等异物的情况下,则 存在离子发生量减少、离子发生器达到产品耐用期限这样的问题。为了确保稳定的离子的 产生,离子发生器需要定期维护以及耐用期限管理,然而期望无需维护的设备。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情况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分别间歇地驱动多个 离子发生器,从而几乎不降低分布在所排放的空间内的离子量就延长工作寿命的离子发生 装置以及具备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空气净化装置。然而,在使多个离子发生器集中配设并相互近接的情况下,由于相互干扰,有可能 降低作为离子发生器整体的离子的发生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情况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多个离子发生器偏 移配设,从而即使在集中配设离子发生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相互的干扰,减轻离子发生 效率降低的离子发生装置以及具备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空气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是具备具有吸入口及排放口的壳体;容纳在该壳 体内的鼓风机;使该鼓风机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以及产生离子的离子 发生部,在将该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与被上述鼓风机吸入的空气一起从上述排放口排 放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子发生部,配置在使上述空气的流通成为层流的层 流部。在该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在使空气的流通成为层流的层流部使空气中包含离子发生 部产生的离子,从而能够使空气有效地含有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并能够增加空气中含 有的离子量,能够增加向室内排放的离子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的净化。另外,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构成为,上述鼓风机具有叶轮,并具备 整流体,该整流体对借助该叶轮的转动而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上述离子发生部配置在该 整流体上。在该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使被整流体整流而以层流流通的空气中有效地包含离子,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与空气一起从排放口排放的离子量。另外,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构成为,上述整流体是容纳上述叶轮的 机壳。在该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使在机壳内比较狭窄的通路中流通的层流的空气中包含离 子,因此能够使空气中有效地含有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与空气一 起从排放口排放的离子量。另外,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构成为,上述鼓风机,具有叶轮以及 容纳该叶轮的机壳,还具有配置在该机壳及上述排放口之间使上述空气向上述排放口流通 的流通路,在该流通路及上述机壳配置上述离子发生部。在该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使在机壳内比较狭窄的通路中流通的层流的空气中含有离 子,而且,能够使从机壳的吹出口向流通路吹出的空气中含有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因 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空气中含有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能够进一步增加与空气一起 从排放口排放的离子量。另外,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构成为,上述机壳,具有引导因上述 叶轮的转动而产生的气流的圆弧形引导面、以及从该圆弧形引导面的一部分向圆弧形引导 面的切线方向一方敞开的吹出口,在上述圆弧形引导面上配置上述离子发生部。在该专利技术中,能够使在机壳内比较狭窄的通路中以高风速流通的层流的空气中含 有离子。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空气中含有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能够进一步增加与 空气一起从排放口排放的离子量。另外,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构成为,上述离子发生部,在与上述空 气流通的流通方向相交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具备:具有吸入口及排放口的壳体;容纳在该壳体内的鼓风机;使该鼓风机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以及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部,将该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与被上述鼓风机吸入的空气一起从上述排放口排放,其特征在于,上述鼓风机具有叶轮,并具备整流体,该整流体对借助该叶轮的转动而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上述离子发生部,具有产生正离子的正离子发生部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部,其配置在借助上述整流体使上述空气的流通成为层流的层流部,并且,上述离子发生部,沿上述流通方向分离,并且在沿与上述流通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地偏移的位置上配置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8-28 2008-220324;JP 2008-8-28 2008-220327;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具备具有吸入口及排放口的壳体;容纳在该壳体内的鼓风机;使该鼓风机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以及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部,将该离子发生部产生的离子与被上述鼓风机吸入的空气一起从上述排放口排放,其特征在于,上述鼓风机具有叶轮,并具备整流体,该整流体对借助该叶轮的转动而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上述离子发生部,具有产生正离子的正离子发生部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部,其配置在借助上述整流体使上述空气的流通成为层流的层流部,并且,上述离子发生部,沿上述流通方向分离,并且在沿与上述流通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相对地偏移的位置上配置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鼓风机,具有叶轮以及容纳该叶轮的机壳,还具有配置在该机壳及上述排放口之 间使上述空气向上述排放口流通的流通路,在该流通路及上述机壳配置上述离子发生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壳,具有引导因上述叶轮的转动而产生的气流的圆弧形引导壁、以及从该圆弧 形引导壁的一部分向圆弧形引导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津田务吉村一郎西田弘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