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971 阅读:1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离子转换器,解决现有设备产生的用于与空气分子结合反应生成负离子的自由电子动能过低,而且由于设备内的高电压引起完全对地短路的问题。包括抗高压绝缘外壳、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用于传导开放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自由电子的第一导线和接在第一导线端头的纳米碳纤维束。它能有效增加自由电子动能,使得散发的电子空气接触面积大,负离子发生量大,纯度高、发射距离远;而且高压绝缘外壳高压隔离能够有效防止因空气负离子对外发射模块完全对地短路而烧毁仪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速电子动能和跃迁距离的负离子转换器
技术介绍
负离子又称阴离子,是指获得1个或1个以上的电子带负电荷的氧离子。空气主 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氮量78 %,氧21 %,二氧化碳0. 03 %,氮对电子无亲和 力,只有氧和二氧化碳对电子有亲和力,但氧含量是二氧化碳含量的700倍,因此,空气中 生成的负离子绝大多数是空气负氧离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现有的负离子产生设备和释放设备在释放自由电子时由于其电子本身的动能不 足,使之只能在接近释放装置的附近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反应,从而产生的负离子不仅 少,而且由于负离子的存在时间较短,使其扩散的距离较小,整个被改善环境的负离子不能 达到覆盖的程度,使得改善效果较差;容易对地短路而烧毁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速电子动能 和跃迁距离使得自由电子发射距离更远,与空气分子接触面积增大,负离子产生量增加的 负离子转换器。负离子转换器,包括抗高压绝缘外壳、不锈钢电子收集器、介电轻、用于传导开放 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自由电子的第一导线和接在第一导线端头的纳米碳纤维束;所 述抗高压绝缘外壳设置于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外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套装于不锈钢电子 收集器内;高压绝缘外壳高压隔离的作用是防止因空气负离子对外发射模块完全对地短路 而烧毁仪器,增强使用寿命。防止人直接接触发射装置而产生危险;所述具有介电特性的轻 石内设空腔,空腔开口位于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下面;所述纳米碳纤维束通过所述空腔开 口伸入空腔,所述不锈钢电子收集器连接用于导出电子流的第二导线。所述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为无机多孔隙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1、由开放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利用单极高压作用下产生不均勻的电场,产生自由 电子,通过第一导线导出自由电子,再由第一导线输送到设置在端头位于负离子转换器空 腔中的纳米碳纤维束;2、纳米碳纤维束碳纤维完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压电性,释放负 离子,发射远红外,抗菌、吸附的功能,36000个细丝尖端更能够保证电子的散发广度和距 离,因此组成的36000个尖端的纳米纳米碳纤维束作为电子或负离子发生尖端是目前发射 电子最好的材料;纳米碳纤维束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内的空腔中大量喷射电子,电子在 有介电特性的无机多孔隙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的孔隙中做不规则运动,摩擦碰撞后,由筒 状不锈钢电子收集器接收,再经由导线导入通过第二导线空气负离子对外发射装置;由于 电轻石的无机多孔隙结构使得电子通过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动能,这样在最终将电子发射入空气时,能够覆盖更远的距离和更广阔的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增加自由电子动能,使得散发的电子空气接触面积大, 负离子发生量大,纯度高、无臭氧、发射距离远;而且高压绝缘外壳高压隔离能够有效防止 因空气负离子对外发射模块完全对地短路而烧毁仪器,增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1高压绝缘外壳,2不锈钢电子收集器,3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4第一导线,5纳米 碳纤维束,6空腔,7第二导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负离子转换器包括抗高压绝缘外壳1、不锈钢电子收集器2、具有 介电特性的轻石3和接在第一导线4端口的纳米碳纤维束5 ;所述抗高压绝缘外壳1设置 于不锈钢电子收集器2外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3套装于不锈钢电子收集器2内;所述具 有介电特性的轻石3内设空腔6,空腔开口位于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3下面;所述第一导线 4连接的纳米碳纤维束5通过空腔开口伸入空腔6内,所述不锈钢电子收集器2连接所述第 二导线7,第二导线7连接到负离子发射装置。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供电电源提供电力给开放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 换器通过第一导线连入开放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通过第二导线连接空气负离子对外发射 装置,完成功能安装。本实施例中选用材料和基本参数为所连接的负离子发生器使用开放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选用具有介电特性的无机多孔隙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为 人工合成体;纳米碳纤维束选用具有36000个细丝尖端的纳米纳米碳纤维束。权利要求负离子转换器,其特征是包括抗高压绝缘外壳、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用于传导开放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自由电子的第一导线和接在第一导线端头的纤维束;所述抗高压绝缘外壳套置于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外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装于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内;所述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为多孔隙实心体,内设一空腔,空腔开口位于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下面;所述纤维束通过所述空腔开口伸入空腔,所述不锈钢电子收集器连接用于导出电子流的第二导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转换器,其特征是所述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为无机 多孔隙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转换器,其特征是所述纤维束为设有36000个尖端 的纳米碳纤维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离子转换器,解决现有设备产生的用于与空气分子结合反应生成负离子的自由电子动能过低,而且由于设备内的高电压引起完全对地短路的问题。包括抗高压绝缘外壳、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用于传导开放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自由电子的第一导线和接在第一导线端头的纳米碳纤维束。它能有效增加自由电子动能,使得散发的电子空气接触面积大,负离子发生量大,纯度高、发射距离远;而且高压绝缘外壳高压隔离能够有效防止因空气负离子对外发射模块完全对地短路而烧毁仪器。文档编号H01T23/00GK101882758SQ20101016779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叶向东 申请人:济南新活电器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负离子转换器,其特征是:包括抗高压绝缘外壳、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用于传导开放式单极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自由电子的第一导线和接在第一导线端头的纤维束;所述抗高压绝缘外壳套置于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外部,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装于不锈钢电子收集器内;所述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为多孔隙实心体,内设一空腔,空腔开口位于具有介电特性的轻石下面;所述纤维束通过所述空腔开口伸入空腔,所述不锈钢电子收集器连接用于导出电子流的第二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新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