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裂液装配,具体为一种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油气井储层的渗透率,从而提高油气井的采收率,最终提高油气井的产量,酸化压裂已成为了国内外油气田增产和稳产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连续配液和供送压裂液是压裂现场施工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2、酸化压裂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氢氟酸、稠化剂、缓蚀剂、助排剂、表面活性剂等,在酸化作业中,需要提前将这些物料充分混合均匀,由于组成酸化压裂液的各组分的物质黏度、密度、ph值等均不同,例如增稠剂黏度较大、氢氟酸溶液腐蚀性较强,如果混配方法或者设备选用不当,会导致酸化压裂液混合不均匀,影响酸化压裂液的质量。
3、我国各大油田压裂酸化施工所需的液体普遍采用配置水基基液的方法,即在一个固定配液站内或施工现场,按批次总量相应比例加入水和化学试剂,放置一段时间后使水和化学试剂充分混合、溶解以达到使用要求,由于这种方法工艺技术落后,劳动强度大,配液速度慢,配置的基液粘度低、波动大,基液中强酸试剂和各种化学添加剂分散不均,导致配液质量差、浪费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包括混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筒(2)与第四电机(22),所述进料筒(2)的相对侧内壁均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筒(2)中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板(15)与第一搅拌杆(19),所述第一搅拌杆(19)位于第一转动板(15)的上方,所述进料筒(2)中贯穿开设有第一下料通孔(14),所述混料筒(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柱(29),所述连接柱(2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料板(12),所述混料筒(1)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三下料通孔(32),所述第三挡料板(12)位于第三下料通孔(32)的下方,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包括混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料筒(2)与第四电机(22),所述进料筒(2)的相对侧内壁均贯穿固定安装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筒(2)中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板(15)与第一搅拌杆(19),所述第一搅拌杆(19)位于第一转动板(15)的上方,所述进料筒(2)中贯穿开设有第一下料通孔(14),所述混料筒(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柱(29),所述连接柱(2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料板(12),所述混料筒(1)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三下料通孔(32),所述第三挡料板(12)位于第三下料通孔(32)的下方,所述混料筒(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9),所述第一转动轴(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33),所述混料筒(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料板(6)与第二挡料板(10),所述第二挡料板(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管(11),且下料管(11)贯穿通过混料筒(1)的底端内壁并延伸至混料筒(1)的底端外侧,所述下料管(11)的外侧设置有进出料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端贯穿通过进料筒(2)的顶端内壁并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3),所述第一搅拌杆(19)等距离等角度均匀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轴(1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形状呈现空心圆柱状,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18),所述第三电机(18)的输出轴端与第一转动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连续混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山,何汶易,潘峥,代友勋,邓波,张欣,李健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兰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