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能量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能量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265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吸收装置(2),包括由至少一种能量吸收材料构成的至少一个芯部(4)和模制在芯部(4)上以形成整体组件的塑料结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形成芯部(4)的局部增厚的加强件(6)。装置(2)还包括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22),其有助于将芯部(4)和至少一个加强件(6)保持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配备有能量吸收装置的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待保护元件上的能量吸收装置,待保护元件例如是车辆的车身或车辆的电池。


技术介绍

1、机动车辆的能量吸收装置通常安装在所述车辆的保险杠和侧部构件之间,或者也安装在车辆的供电装置(例如电池)附近。无论它们是否位于机动车辆的前保险杠、后保险杠或供电装置处,这些能量吸收装置用于至少部分地吸收在与外部物体的潜在冲击期间传递到车辆的能量的目的。更具体地,能量吸收装置使得可以防止该能量完全传递到车辆的侧部构件或其电池,并且因此限制它们在这些冲击期间的变形,因为应当理解,作为车辆底部或电池的重要结构元件的侧部构件的更换将需要昂贵的操作。为了实现所需的冲击吸收性能水平,已知由适当的复合材料制造能量吸收装置,可以与支撑元件相关联,支撑元件也形成互补的吸收器,并且由塑料或任何其他类似材料制成。

2、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向复合材料中添加加强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覆盖该复合材料,并改善其抗冲击能力。

3、然而,由复合材料制成的该部件和该加强部件的相对定位是复杂的,因为这两个元件必须例如相对于彼此维持在适当位置,以便经历不同的加工步骤,例如通过加热变形,以便为复合材料提供适当的形式,以及包覆模制操作,以便将复合材料的位置很好地保持在由塑料部件形成的支撑件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能量吸收装置来消除该缺点,其中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和加强部件彼此接合,使得便于加工由此形成的组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主题是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吸收装置,其包括由至少一种能量吸收材料构成的至少一个芯部,以及模制到芯部上以便形成单件式组件的塑料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该装置包括形成芯部的局部附加厚度的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并且该装置还包括有助于将芯部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保持在一起的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

2、这种类型的能量吸收装置用于至少部分地吸收车辆所经受的冲击的能量的目的。芯部是该能量吸收装置的一部分,其组成为其提供抗冲击性能,使得其可以在冲击的情况下吸收能量。为了利用这种特性,塑料结构被模制到该芯部上,用作支撑部件,其使得芯部在冲击之前的正确位置成为可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能量吸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被设计成插入芯部和塑料结构之间。通过形成芯部的局部过厚,这种类型的加强部件使得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抗冲击性。芯部和加强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机械保持元件成为一体,该元件或这些元件为现有技术的定位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更具体地,加强部件必须精确定位,使得一旦能量吸收装置位于车辆上,加强部件就具有期望的技术效果,并且加强部件必须相对于芯部保持该理论位置,直到塑料结构的包覆模制很好地保持加强部件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特定的机械保持部件使得可以确保加强部件在上述包覆模制时处于所需的理论位置。

3、可以设想用于使芯部和加强部件成为一体的其他方式,例如粘附。粘附更容易实施,但是需要粘合剂的特定组成以便适应用于制造芯部和加强部件的材料的特性,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机械保持装置的实施方式使得可以适应所有类型的复合材料,而不此外对如此形成的子组件可能经历的加热条件敏感,以便变形并具有塑料结构被包覆模制在其上的特定形式。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能量吸收材料包括塑料材料和结合在塑料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固结材料,特别是基于碳纤维和/或玻璃纤维的固结材料。

5、塑料材料和固结材料之间的这种类型的关联形成可以吸收力的复合材料。

6、塑料材料可以例如是增强聚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或者还有丁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酯混合物(pbt)。特别地,固结材料可以包括在能量吸收装置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纤维。因此,纤维的延伸方向基本上垂直于在机动车辆受到冲击期间由能量吸收装置承受的力的方向。这种类型的特征使得可以通过增加其变形能力来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能量吸收。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芯部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具有片材的形式。分别形成芯部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的片材可以具有基本相似的厚度。

8、这种类型的片材是可变形的,特别是通过热加工操作,以便能够采用用于吸收冲击的优化配置,特别是波状配置。因此,更容易使芯部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具有从一个部分到另一个部分类似形式的几何形状。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芯部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彼此平坦地支撑,并且一起具有共同形式的几何形状。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芯部具有正弦形状的几何形状。

11、应当理解,芯部例如通过加热而变形,以便具有波状形式,该波状形式具有根据芯部的尺寸中的一个交替定位的一系列波峰,包括至少一个凹陷和至少一个凸起。这种类型的正弦几何形状允许能量吸收装置的规则和渐进压缩,从而在冲击期间最佳地吸收力。

12、根据一个特征,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定位成覆盖正弦曲线形式的峰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装置具有设计成接收冲击的外表面和设计成面向待保护元件定位的相对的内表面,其中芯部的正弦形形式包括外峰和内峰的交替,外峰的顶部参与限定外表面,内峰的顶部参与限定内表面,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定位成覆盖外峰中的一个。

14、外表面和内表面位于能量吸收装置的相对端。它们可以是不连续的,其中中空部能够形成在外峰或内峰的两个相邻顶部之间。至少一个加强部件至少部分地覆盖吸收装置的设计成接收冲击的端部,即其外表面。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被定位成与外峰间隔开,至少一个加强部件被定位成覆盖外峰。

16、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使得可以使芯部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成为一体,并且为此目的,其具有刚性,使得需要将机械保持元件与外表面间隔开,并且因此与参与形成机械保持元件的外峰间隔开,外表面被设计成接收冲击。更具体地,该机械保持元件可以定位在与至少一个加强部件覆盖的外峰相邻的内峰附近。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在内峰的芯部上局部地延伸到相邻的内峰,从而覆盖单个外峰。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呈板的形式,板以较大尺寸支撑在芯部上,板变形以便具有与芯部的几何形状相同的正弦几何形状,并且其中,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定位在形成加强部件的该板的周边上。

19、特别地,加强部件最初可以具有矩形扁平形式,为了具有与芯部相同的正弦几何形状,该矩形扁平形式随后通过加热而变形。由于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和芯部被设计成一体,因此能量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在这种情况下,该机械保持元件位于至少一个加强部件的周边上。“周边”是指该至少一个保持元件位于该加强部件的轮廓或边缘附近。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形成至少一个加强部件的板的中心部分定位成覆盖芯部和至少一个加强部件共同的几何形状的外峰,所述中心部分没有机械保持元件。因此,如前所述,机械保持元件不定位在峰上,并且不形成在车辆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吸收装置(2),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芯部(4)和塑料结构(8),所述芯部(4)由至少一种能量吸收材料构成,所述塑料结构(8)模制到所述芯部(4)上以便形成单件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2)包括形成所述芯部(4)的局部附加厚度的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并且所述装置(2)还包括有助于将所述芯部(4)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保持在一起的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能量吸收材料包括塑料材料和至少一种固结材料,所述至少一种固结材料特别是基于碳纤维和/或玻璃纤维,所述至少一种固结材料结合在所述塑料材料中。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芯部(4)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呈片材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芯部(4)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彼此平坦地支撑,并且一起具有共同形式的几何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芯部(4)具有正弦形式的几何形状。

<p>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定位成覆盖正弦形式的峰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所述能量吸收装置(1)具有外表面(12)和相对的内表面(10),所述外表面(12)被设计成接收冲击,所述内表面(10)被设计成面向待保护的元件定位,所述芯部(4)的正弦形形式包括外峰(30)和内峰(28)的交替,所述外峰(30)的顶部参与限定所述外表面(12),所述内峰(28)的顶部参与限定所述内表面(10),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被定位成覆盖所述外峰(30)中的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22)与所述外峰(30)间隔开定位,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覆盖所述外峰(30)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在内峰(28)的芯部(4)上局部延伸到相邻的内峰(28),覆盖单个外峰(30)。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呈矩形板的形式,所述矩形板以较大尺寸支撑在所述芯部(4)上,所述矩形板变形以具有与所述芯部相同的正弦几何形状,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定位在该加强板的周边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的矩形板的中心部分(26)定位成覆盖所述芯部(4)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共有的几何形状的外峰(30),所述中心部分(26)没有机械保持元件(22)。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多个加强部件(6)彼此间隔开地定位在所述芯部(4)上,其中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22)与每个所述加强部件(6)相关联,以便独立于其他加强部件(6)保持所述加强部件(6)与所述芯部(4)成一体。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塑料结构(8)包括用于将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待保护元件上的器件。

14.一种车辆,包括至少一个待保护免受冲击的元件和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

15.一种用于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的方法,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吸收装置(2),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芯部(4)和塑料结构(8),所述芯部(4)由至少一种能量吸收材料构成,所述塑料结构(8)模制到所述芯部(4)上以便形成单件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2)包括形成所述芯部(4)的局部附加厚度的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并且所述装置(2)还包括有助于将所述芯部(4)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保持在一起的至少一个机械保持元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能量吸收材料包括塑料材料和至少一种固结材料,所述至少一种固结材料特别是基于碳纤维和/或玻璃纤维,所述至少一种固结材料结合在所述塑料材料中。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芯部(4)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呈片材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芯部(4)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彼此平坦地支撑,并且一起具有共同形式的几何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芯部(4)具有正弦形式的几何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定位成覆盖正弦形式的峰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吸收装置(1),所述能量吸收装置(1)具有外表面(12)和相对的内表面(10),所述外表面(12)被设计成接收冲击,所述内表面(10)被设计成面向待保护的元件定位,所述芯部(4)的正弦形形式包括外峰(30)和内峰(28)的交替,所述外峰(30)的顶部参与限定所述外表面(12),所述内峰(28)的顶部参与限定所述内表面(10),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件(6)被定位成覆盖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加德尔S·达科斯塔皮托E·鲁德洛夫汪国磊叶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