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47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3
本技术公开了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属于电机转子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工工位和第二加工工位,第一加工工位上设置有第一顶升装置(2)和加热装置(3),且加热装置(3)位于第一顶升装置(2)的上方,第二加工工位上设置有第二顶升装置(4)和挤压装置(5),且挤压装置(5)位于第一顶升装置(2)的上方,第一顶升装置(2)与第二顶升装置(4)之间设置有移送装置(6),本技术通过加热装置(3)对转子端环进行加热,通过挤压装置(5)对处于熔融状态下的端环进行整形挤压,以消除端环内部的气泡和气孔,提高转子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转子生产,具体说涉及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


技术介绍

1、电机转子是电机中旋转的部分,主要由转子冲片、转子端板、导条、转轴以及端环等部分组成。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的制作过程大致为以下几步,首先,由冲压机将硅钢片冲压制成转子冲片,转子冲片再经卷绕机卷绕成型,制成转子胚料;其次,在转子胚料内安装好各部件;最后,通过离心浇铸工艺,在转子两端分别浇铸形成铝制端环,以起到压紧转子线圈、保证转子的作用。

2、而端环在浇铸成型过程中,其内部会产生气泡和气孔,一方面使得电机转子的制造工艺不达标,另一方面会造成转子周向上存在动平衡不平衡量超标,影响电机转子的质量和使用,最终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需要后续采用去重法或增重法进行多次的校正,才能保证转子的动平衡,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转子端环浇铸成型过程中,其内部会产生气泡和气孔,影响转子的动平衡和质量等技术问题,提供用于对转子端环进行加热,并对处于熔融状态下端环进行挤压,以消除端环内部气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工工位和第二加工工位,所述第一加工工位上设置有第一顶升装置(2)和加热装置(3),且所述加热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的上方,所述第二加工工位上设置有第二顶升装置(4)和挤压装置(5),且所述挤压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的上方,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与所述第二顶升装置(4)之间设置有移送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6)包括拖板(7),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拖板(7)在第一顶升装置(2)与第二顶升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工工位和第二加工工位,所述第一加工工位上设置有第一顶升装置(2)和加热装置(3),且所述加热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的上方,所述第二加工工位上设置有第二顶升装置(4)和挤压装置(5),且所述挤压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的上方,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与所述第二顶升装置(4)之间设置有移送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6)包括拖板(7),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拖板(7)在第一顶升装置(2)与第二顶升装置(4)之间做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一,所述拖板(7)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内设置有下整形块(10),所述下整形块(10)内开设有与转子下端环相对应的第一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包括第一顶杆(1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顶杆(12)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二(13),所述拖板(7)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顶杆(12)穿过的第一通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15),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5)上的加热圈(16),所述加热圈(16)内部设置为供转子穿过的中空结构,所述加热圈(16)外部设置有壳体(17),所述加热圈(16)的接线端子与电源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动挤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16)的加热温度设置为400~7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端环气孔消除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涛徐正辉周彪
申请(专利权)人:信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