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尤其涉及面向综合交通网络韧性提升的枢纽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综合交通网络中的枢纽空间,作为不同交通方式衔接和转换的关键场所,其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韧性。通过优化枢纽空间布局,可以实现交通方式的顺畅衔接,提高交通网络的连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整个网络的韧性。面向交通运营管理
,交通网络的构建与城市发展不匹配,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出现,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问题,目前通过查看交通网络干线的荷载来满足交通网络的管理。
2、现有的技术主要针对od客流损失率和网络服务效率损失率以及结构状态的监测来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拓扑网络效率分析城市交通网络韧性的不足,韧性评估准确性不佳,且交通网络管理的灵活性不足。
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基于拓扑网络效率分析城市交通网络枢纽空间韧性的不足,导致存在韧性评估准确性不佳,且交通网络管理的灵活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面向综合交通网络韧性提升的枢纽空间布
...【技术保护点】
1.面向综合交通网络韧性提升的枢纽空间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每类子区域的韧性预测指标进行判断,定位待优化类子区域,方法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预设韧性预测指标对所述每类子区域的韧性预测指标进行判断,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类子区域对应的多个特征输入所述抗扰动-韧性预测模型中进行分析,输出每类子区域的韧性预测指标,包括:
6.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综合交通网络韧性提升的枢纽空间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每类子区域的韧性预测指标进行判断,定位待优化类子区域,方法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预设韧性预测指标对所述每类子区域的韧性预测指标进行判断,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林,朱苍晖,李可,胡贵麟,张立彬,马晓茜,杨伯,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