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26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领域。前者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包括用于触发用户按压操作的第一触发区域和第二触发区域,所述第一触发区域与所述第二触发区域之间具有触发支点;所述第二结构件盖装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并覆盖所述第一触发区域及所述第二触发区域,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触发区域与所述第一结构件保持弹性抵压,所述第二结构件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触发区域与所述第一结构件保持弹性抵压,所述第一结构件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提供用于阻挡所述第二结构件脱离的锁紧力。采用如上方案,点击第一触发区域或第二触发区域时,不会有触发空行程的问题,使得点击触发更加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更迭,电脑的应用形式各式各样,其中一种大众普遍应用的形式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在进行触控板设计时,会考虑触控饭的防误触设计,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增加触发点预留间隙、增加tp(touchpad,触控板)铁支架的长度或者增加模组tp两侧预留间隙。然而采用现有的几种防误触设计还会存在如下问题:存在空行程、用户体验差;增加成本、占用较多空间;预留间隙不好管控,过大会影响两侧触发效果,过小会导致过渡频繁的误触。

2、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防误触且不存在空行程问题的触控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所述第一结构件包括用于触发用户按压操作的第一触发区域和第二触发区域,所述第一触发区域与所述第二触发区域之间具有触发支点;所述第二结构件盖装于所述第一结构件,并覆盖所述第一触发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区域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触发区域具有第二限位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触发支点一侧,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远离所述触发支点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区域及所述第二触发区域均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弹性部及所述第二弹性部均构造为弹臂结构,所述弹臂结构一侧与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边相连,所述弹臂结构另一侧抵接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区域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触发区域具有第二限位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触发支点一侧,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远离所述触发支点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区域及所述第二触发区域均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弹性部及所述第二弹性部均构造为弹臂结构,所述弹臂结构一侧与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边相连,所述弹臂结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结构件底面,所述弹臂结构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结构件之间进行压缩及回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位置均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均构造为限位钩,所述限位钩包括能够伸出所述第二开口并能够将所述第二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许传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