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37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包括:格栅框架单元,其包括安装框和多组固定耳;格栅调节单元,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框上侧壁的电动伸缩杆和固定连接在安装框内两侧壁之间的隔板,所述安装框内下侧壁与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二格栅,所述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向下贯穿安装框上侧壁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杆,所述U型连接杆两端贯穿隔板至安装框下侧壁,所述U型连接杆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一格栅。本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控制多组第一格栅与多组第二格栅之间的间距,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第三格栅彼此之间滤孔的大小,使得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滤孔能够根据需求自由改变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格栅,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


技术介绍

1、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是一种用于拦截、过滤污水中大块悬浮或漂浮污染物的设备,是污水处理工程中必备的设备,拦截过滤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在污水进水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拦截污水中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污染物,防止堵塞水泵或管道,根据污物的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和机械清除格栅两类。

2、目前市面上的拦截过滤格栅滤孔大小通常是在生产时就设置好的,使用过程中通常是无法改变、无法调节的,当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滤孔大小的格栅时,就需要重新装卸过滤格栅,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无法对格栅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无法自由调节格栅滤孔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适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无法对格栅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无法自由调节格栅滤孔的大小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包括:

5、格栅框架单元,其包括安装框和多组固定耳,所述安装框两侧壁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耳,所述安装框上侧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

6、格栅调节单元,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框上侧壁的电动伸缩杆和固定连接在安装框内两侧壁之间的隔板,所述安装框内下侧壁与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二格栅,所述电动伸缩杆伸缩端向下贯穿安装框上侧壁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杆,所述u型连接杆两端贯穿隔板至安装框下侧壁,每个所述第二格栅两端开设有与u型连接杆匹配的开口,所述u型连接杆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一格栅,每个所述第一格栅两端开设有与固定杆匹配的开口,多组所述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相互平行且相互错开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上均开设有条型开口,所述条型开口内设置有开合组件。

7、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开合组件,其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框一侧壁上端,所述丝杆一端与安装框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与安装框下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三格栅,每个所述第三格栅上端均贯穿隔板固定连接有齿轮,每个所述齿轮均与丝杆匹配啮合。

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框前、后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匹配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铆钉与安装框连接,每个所述盖板上均开设有匹配的矩形开口。

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动伸缩杆上套设有匹配的第一防护罩,所述驱动电机上套设有匹配的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安装框上。

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板与安装框上侧壁之间的空间内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匹配的防水密封条。

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第三格栅之间的间隔均与第三格栅的宽度相等,每个所述条型开口宽度均与第三格栅的宽度匹配,每个所述条型开口的长度均与多组第三格栅宽度的总和相等。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需要调节格栅的滤孔大小时,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u型连接杆上下伸缩,而u型连接杆则带动多组第一格栅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多组第一格栅与多组第二格栅之间的间距,由于第二格栅时均匀分布的固定在固定杆上的,使得格栅滤孔的上下间距能够被精准控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丝杆在安装框内转动,丝杆带动多组齿轮转动,使得多组第三格栅能够同时旋转,类似于百叶窗的效果,使得格栅滤孔的左右间距能够被第三格栅的转动而改变,转动角度越大滤孔越小,通过电动伸缩杆控制多组第一格栅与多组第二格栅之间的间距,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第三格栅彼此之间滤孔的大小,实现对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间距调节,使得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滤孔能够根据需求自由改变大小。

13、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格栅调节单元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207a),其包括驱动电机(2074)和丝杆(2073),所述驱动电机(2074)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01)一侧壁上端,所述丝杆(2073)一端与安装框(10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073)另一端与驱动电机(2074)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03)与安装框(101)下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三格栅(2071),每个所述第三格栅(2071)上端均贯穿隔板(203)固定连接有齿轮(2072),每个所述齿轮(2072)均与丝杆(2073)匹配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01)前、后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匹配的盖板(103),所述盖板(103)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铆钉与安装框(101)连接,每个所述盖板(103)上均开设有匹配的矩形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01)上套设有匹配的第一防护罩(104),所述驱动电机(2074)上套设有匹配的第二防护罩(105),所述第一防护罩(104)和第二防护罩(105)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3)与安装框(101)上侧壁之间的空间内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匹配的防水密封条(106),每个所述盖板(103)与安装框(101)之间也均设置有防水密封条(1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格栅(2071)之间的间隔均与第三格栅(2071)的宽度相等,每个所述条型开口宽度均与第三格栅(2071)的宽度匹配,每个所述条型开口的长度均与多组第三格栅(2071)宽度的总和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207a),其包括驱动电机(2074)和丝杆(2073),所述驱动电机(2074)固定连接在安装框(101)一侧壁上端,所述丝杆(2073)一端与安装框(10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073)另一端与驱动电机(2074)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03)与安装框(101)下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三格栅(2071),每个所述第三格栅(2071)上端均贯穿隔板(203)固定连接有齿轮(2072),每个所述齿轮(2072)均与丝杆(2073)匹配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拦截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01)前、后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匹配的盖板(103),所述盖板(103)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铆钉与安装框(101)连接,每个所述盖板(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永强张淑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菲尔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