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29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针对了在安装电缆时往往需要将两个电缆内部的芯层进行绕接后仅仅通过胶带进行包裹,从而使得两个电缆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在长期使用后产生一定的空隙影响电缆的耐水效果的问题,包括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第一电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缆,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的外周面胶合有两个胶合环,两组胶合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裹环,胶合环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环槽;本技术通过螺栓与螺帽能够对胶合环进行限定加固,从而能够降在长期使用后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连接处易出现空隙影响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防水效果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


技术介绍

1、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在电力施工中应用大量的电缆,电缆绝缘性能好,既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又美化了市容,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1879091u的耐水防潮型绝缘电缆,其通过来自聚丙烯吸湿芯材及聚丙烯吸湿层的水分被氟橡胶内防潮层和氟橡胶外防潮层有效阻隔,抑制了水分向绝缘层扩散,大大延缓了绝缘层发生水树老化现象,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特性,耐电压性更好,延长电缆寿命,耐久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在安装电缆时往往需要将两个电缆内部的芯层进行绕接后仅仅通过胶带进行包裹,从而使得两个电缆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在长期使用后产生一定的空隙,从而影响电缆的耐水效果,不利于使用。

3、因此,需要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安装电缆时往往需要将两个电缆内部的芯层进行绕接后仅仅通过胶带进行包裹,从而使得两个电缆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在长期使用后产生一定的空隙影响电缆的耐水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安装电缆时往往需要将两个电缆内部的芯层进行绕接后仅仅通过胶带进行包裹,从而使得两个电缆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在长期使用后产生一定的空隙影响电缆的耐水效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包括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缆,所述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的外周面胶合有两个胶合环,两组所述胶合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裹环,所述胶合环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环槽,其中两个环槽的固定有密封环,所述裹环的内表面与环槽的内周面相贴合,所述裹环的一侧延伸至相邻位置环槽的内部,所述裹环延伸至相邻位置环槽内部部分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密封环的外周面与相邻位置插槽的内周面相贴合,另外两个所述中间位置处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相邻位置裹环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胶合环并延伸至胶合环一侧位置处,所述螺纹杆靠近相邻位置裹环一侧的表面与相邻位置裹环的表面呈转动连接设置。

3、优选的,另外两个所述裹环远离相邻位置插槽一侧的表面固定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胶合环并延伸至胶合环的一侧位置处,所述限位杆与相邻位置胶合环之间呈滑动插设连接设置。

4、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限位杆远离相邻位置裹环一侧表面的直径小于其靠近相邻位置裹环一侧表面的直径,所述螺纹杆与限位杆远离相邻在裹环一侧表面的直径大于相邻位置胶合环内壁的孔直径。

5、优选的,两个相邻位置胶合环的上下两端贯穿滑动插设有呈对称分布的螺栓,所述螺栓外周面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螺帽,两个相邻位置螺帽相互靠近的一端与相邻位置胶合环的表面相抵触。

6、优选的,所述胶合环远离相邻位置密封环一侧的表面胶合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内表面与相邻位置第一电缆的外周面紧密贴合。

7、优选的,其中两个所述防水圈两端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插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一端穿过相邻位置插接槽并与相邻位置防水圈的表面相固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9、通过将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进行连接后将胶合环胶合在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连接处的外周面,并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裹环能够嵌入相邻位置环槽的内部,从而通过裹环能够将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的连接处进行包裹,并通过螺栓与螺帽能够对胶合环进行限定加固,从而能够降在长期使用后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连接处易出现空隙影响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防水效果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第一电缆与第二电缆的防水效果,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包括第一电缆(1)与第二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缆(2),所述第一电缆(1)与第二电缆(2)的外周面胶合有两个胶合环(3),两组所述胶合环(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裹环(6),所述胶合环(3)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环槽(8),其中两个环槽(8)的固定有密封环(9),所述裹环(6)的内表面与环槽(8)的内周面相贴合,所述裹环(6)的一侧延伸至相邻位置环槽(8)的内部,所述裹环(6)延伸至相邻位置环槽(8)内部部分的表面开设有插槽(10),所述密封环(9)的外周面与相邻位置插槽(10)的内周面相贴合,另外两个所述中间位置处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远离相邻位置裹环(6)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胶合环(3)并延伸至胶合环(3)一侧位置处,所述螺纹杆(11)靠近相邻位置裹环(6)一侧的表面与相邻位置裹环(6)的表面呈转动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其特征在于,另外两个所述裹环(6)远离相邻位置插槽(10)一侧的表面固定有两个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胶合环(3)并延伸至胶合环(3)的一侧位置处,所述限位杆(12)与相邻位置胶合环(3)之间呈滑动插设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1)与限位杆(12)远离相邻位置裹环(6)一侧表面的直径小于其靠近相邻位置裹环(6)一侧表面的直径,所述螺纹杆(11)与限位杆(12)远离相邻在裹环(6)一侧表面的直径大于相邻位置胶合环(3)内壁的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位置胶合环(3)的上下两端贯穿滑动插设有呈对称分布的螺栓(4),所述螺栓(4)外周面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螺帽(5),两个相邻位置螺帽(5)相互靠近的一端与相邻位置胶合环(3)的表面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环(3)远离相邻位置密封环(9)一侧的表面胶合有防水圈(7),所述防水圈(7)的内表面与相邻位置第一电缆(1)的外周面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防水圈(7)两端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插接槽(13),所述插接槽(13)的内部插设有插接块(14),所述插接块(14)的一端穿过相邻位置插接槽(13)并与相邻位置防水圈(7)的表面相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包括第一电缆(1)与第二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缆(2),所述第一电缆(1)与第二电缆(2)的外周面胶合有两个胶合环(3),两组所述胶合环(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裹环(6),所述胶合环(3)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环槽(8),其中两个环槽(8)的固定有密封环(9),所述裹环(6)的内表面与环槽(8)的内周面相贴合,所述裹环(6)的一侧延伸至相邻位置环槽(8)的内部,所述裹环(6)延伸至相邻位置环槽(8)内部部分的表面开设有插槽(10),所述密封环(9)的外周面与相邻位置插槽(10)的内周面相贴合,另外两个所述中间位置处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远离相邻位置裹环(6)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胶合环(3)并延伸至胶合环(3)一侧位置处,所述螺纹杆(11)靠近相邻位置裹环(6)一侧的表面与相邻位置裹环(6)的表面呈转动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耐水型电缆,其特征在于,另外两个所述裹环(6)远离相邻位置插槽(10)一侧的表面固定有两个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一侧穿过相邻位置胶合环(3)并延伸至胶合环(3)的一侧位置处,所述限位杆(12)与相邻位置胶合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利星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