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建筑施工的支护,具体为一种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现在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地下空间工程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层移动会使得周边的建筑物发生附加变形,当附加变形过大时会引起结构的开裂和破坏,从而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为提高地下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建筑施工处设置的支护结构对周围的固定和遮挡是必不可少的。
2、目前大多的支护结构均具有防塌陷的安全效果,但会往往缺乏因需调节的效果,导致支护结构对建筑施工处的防护长度和范围存在局限性,降低了支护结构的实用性,此外,支护结构往往需要施工员进行人工搬运,从而不免存在大量的劳动力,且便捷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架和第二支护架,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内侧表面一体化嵌入式固定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内部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架(1)的内侧表面一体化嵌入式固定有内螺纹筒(3),所述内螺纹筒(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4),所述调节螺杆(4)远离所述内螺纹筒(3)的一侧一体化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贯穿所述第二支护架(2)的两侧表面,且所述转动杆(5)贴合所述第二支护架(2)的对称架面均套设有限位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架(1)和所述第二支护架(2)的对称外架面均开设有竖槽口(14),所述竖槽口(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架(1)和第二支护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架(1)的内侧表面一体化嵌入式固定有内螺纹筒(3),所述内螺纹筒(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4),所述调节螺杆(4)远离所述内螺纹筒(3)的一侧一体化连接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贯穿所述第二支护架(2)的两侧表面,且所述转动杆(5)贴合所述第二支护架(2)的对称架面均套设有限位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架(1)和所述第二支护架(2)的对称外架面均开设有竖槽口(14),所述竖槽口(14)的底部槽面与施工地面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下杆面一体化连接有尖锐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施工的防塌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许忠,王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完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