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锁及其换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93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6
本技术公开一种指纹锁及其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包括离合底座、离合转轴和弹簧;离合底座一端与离合转轴一端旋转配合,其另一端用于装配指纹锁的把手;离合底座两端之间连有走线槽,用于装配指纹锁的信号线;离合转轴另一端用于装配指纹锁的方杆;离合底座与离合转轴相对端面上分别设有凸柱和弧形槽;弧形槽具有两个端壁;离合转轴轴向移动地配合在离合底座的端面,以使凸柱插入或脱离弧形槽;凸柱随着离合底座的转动活动配合在弧形槽内,并在离合底座相对于离合转轴在上锁方向上转动时活动抵接对应方向的端壁;弹簧作用于离合转轴背向离合底座的端面上。本技术无需拆装锁具即可实现把手的换向,操作简便、用户体验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指纹锁,特别是指一种指纹锁及其换向机构


技术介绍

1、指纹锁是一种智能锁具,具有方便、快速、精确等特点。随着科技技术的普及和智能家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也开始选择指纹锁。现有技术中,带有把手的指纹锁,其指纹识别装置主要设置在把手的表面,并通过信号线与锁内的电源及其他传感器连接。

2、包括指纹锁在内的锁具,在安装的时候需要根据门锁的安装方向对锁具的把手进行左右换向。现有的大多数指纹锁,在进行把手换向时,需要将整个锁具拆开,并调整把手、信号线的连接方向、位置等,而信号线在锁具内处于卷缩状态,导致拆装锁具的过程中容易压到、刮伤信号线;同时,对于一般用户而言,由于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手法,在拆装锁具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锁具其它零部件的损坏或丢失,或是零部件安装不到位,导致锁具无法正常使用,需要反复拆开、检修;并且,对于具有“上提上锁”功能的锁具而言,设计换向机构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与该功能的兼容性。也就是说,现有的指纹锁换向机构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换向操作麻烦、效率较低,并且换向时可能影响锁具原有的功能,诸多问题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锁及其换向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无需拆装锁具即可实现把手的换向,操作简便、用户体验良好。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之一是:

3、一种换向机构,包括离合底座、离合转轴和弹簧;所述离合底座的一端与所述离合转轴的一端旋转配合,其另一端用于装配指纹锁的把手;所述离合底座的两端之间连通有走线槽,用于装配指纹锁的信号线;所述离合转轴的另一端用于装配指纹锁的方杆;所述离合底座与所述离合转轴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凸柱和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具有两个端壁;所述离合转轴轴向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离合底座的端面,且以使所述凸柱插入或脱离所述弧形槽;所述凸柱随着所述离合底座的转动活动配合在所述弧形槽内,并在所述离合底座相对于所述离合转轴在上锁方向上转动时活动抵接对应方向的端壁;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离合转轴背向所述离合底座的端面上,用于驱动所述离合转轴向所述离合底座方向移动。

4、所述弧形槽的两个端壁之间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两侧具有配合斜面。

5、所述离合底座与所述离合转轴的周面之间设置有离合装置,用于实现或解除所述离合底座与所述离合转轴的同步转动。

6、优选地,所述离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离合底座侧边的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圆弧件,以及活动配合在所述圆弧件内的离合插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在所述离合底座的径向上,用于驱动所述圆弧件沿着所述离合底座的径向进行远离或靠近所述离合底座的运动;所述圆弧件上设置有活动槽;所述离合转轴的周面设置有离合槽;所述离合底座的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止转槽,所述离合插销的一端活动钩扣在活动槽内,其另一端滑接配合在所述离合槽内并活动嵌设于其一止转槽。

7、优选地,所述的换向机构还包括作用于所述离合底座的扭簧,用于驱动所述离合底座复位。

8、所述离合底座与所述离合转轴的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凸台和凹槽,所述凸台的端面转动配合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凸柱设置在所述凸台的端面上,所述弧形槽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

9、优选地,所述凸台上固定连接有防摩擦片,所述防摩擦片呈圆盘状且转动配合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离合底座背向所述离合转轴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部,用于装配指纹锁的把手;所述走线槽由所述连接部的端面延伸至所述凸台的端面;所述离合转轴背向所述离合底座的端面设置有轴部,所述轴部的端面上设置有花键孔,用于装配指纹锁的方杆。

10、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之二是:

11、一种指纹锁,包括所述的换向机构,以及外壳、把手和方杆;所述换向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离合底座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离合转轴与所述方杆连接。

12、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后盖;所述壳体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后盖盖合在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且所述壳体设置有供所述离合底座穿出的第一活动孔,所述后盖设置有供所述离合转轴穿出的第二活动孔。

13、优选地,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止转凸块,所述止转凸块呈圆弧状;所述离合底座面向所述安装腔底部的端面设置有限位凸块,且所述离合底座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与所述限位凸块设置在所述离合底座的相对两侧,并随着所述离合底座的转动活动抵接止转凸块的端部;所述离合转轴面向所述后盖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后盖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柱活动配合的弧形孔;所述限位柱随着所述离合盖的转动活动配合在所述弧形孔的两端之间;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若干防呆孔,所述离合转轴面向所述后盖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防呆柱,所述离合转轴相对于所述离合底座做背离方向的轴向移动时,所述防呆柱一一插入对应的防呆孔中。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5、①通过在离合底座与离合转轴的相对面设置凸柱和弧形槽,并通过凸柱与弧形槽的端壁配合实现锁具的“上提上锁”功能,保证设计换向机构后锁具原有的功能不受影响,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16、②在安装锁具的过程中,通过拉动离合转轴相对于离合底座进行轴向移动,使得凸柱脱离弧形槽,并通过锁具的把手将离合底座旋转180°即可完成换向,之后在弹簧的作用下离合转轴复位使得凸柱继续配合在弧形槽内,整个换向操作的过程中用户无需拆装锁具,操作简单、效率高;

17、③指纹锁的信号线可以配合在走线槽内,使得信号线沿着离合底座的轴向设置,与离合底座同步转动,在指纹锁的把手换向时不容易造成信号线的缠绕,对信号线起到保护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8.一种指纹锁,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锁,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锁,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根龚凯安何金明连德福林静才罗忠孝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