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针孔开合结构、针孔调节装置及接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针孔开合结构、针孔调节装置及接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83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针孔开合结构、针孔调节装置及接收系统,针孔开合结构包括固定座、承载组件和连接组件,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第一承载件上设置有适于承载第一硅针孔片的第一承载部和第一抵接部,第二承载件上设置有适于承载第二硅针孔片的第二承载部和第二抵接部;连接组件设置在固定座和承载组件之间,以连接固定座和承载组件,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适于与滑移件抵接,且在滑移件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适于相互远离或靠近,以使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相互远离或靠近,且调节第一硅针孔片和第二硅针孔片之间的距离。上述结构的针孔开合结构,能够准确调节针孔的大小,并保持针孔中心位置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仪器,具体涉及一种针孔开合结构、针孔调节装置及接收系统


技术介绍

1、共聚焦系统广泛用于光学显微扫描领域,其中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中广泛运用到的实验仪器,具有高速成像,高空间分辨率,非介入无损连续光学层析、三维扫描等优点,已成为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中有力的研究工具。

2、现有技术中,共聚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切片并逐点扫描成像,样品发射光可以产生的最小形状为衍射极限点,且发射光通过检测针孔后由感光元件记录。其中,检测针孔能够去除非焦平面的发射光,起到“空间滤波器”的作用,同时,检测针孔的大小应刚好通过艾里斑的内圈,以适应不同的发射光波长及成像分辨率,因此,检测针孔的大小应该连续可调,且调节范围通常应满足10-250um的艾里斑直径。

3、但是,现有的针孔装置,其在调节针孔的大小时,无法精确控制针孔的孔径大小,且在调节后,针孔的中心位置偏移较大,导致发射光无法完全穿过针孔,并造成发射光光能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针孔装置在调节针孔的大小时,无法精确控制针孔的孔径大小,导致发射光无法完全穿过针孔,并造成发射光光能量的损失的缺陷。

2、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孔开合结构,包括:

3、固定座;

4、承载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承载部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承载件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承载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承载部适于承载第一硅针孔片,所述第二承载部均适于承载第二硅针孔片;

5、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承载组件之间,以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承载组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均适于与滑移件抵接,且在所述滑移件的驱动作用下,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适于相互远离或靠近,以使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承载件相互远离或靠近,且调节所述第一硅针孔片和所述第二硅针孔片之间的距离。

6、可选地,上述的针孔开合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一承载件之间,以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承载件之间,以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承载件。

7、可选地,上述的针孔开合结构,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固定座之间为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且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一承载件之间,以使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承载件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共同形成第一平行四边形;和/或,

8、所述第二承载件和所述固定座之间为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间隔设置、且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承载件之间,以使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承载件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共同形成第二平行四边形。

9、可选地,上述的针孔开合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相同,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间隔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间隔相同,以使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和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相同。

10、可选地,上述的针孔开合结构,所述第一硅针孔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针孔部,所述第二硅针孔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针孔部,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共同形成针孔。

11、可选地,上述的针孔开合结构,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均设置为直角三角形,且两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端均朝向硅针孔片的另一端设置,且在所述第一硅针孔片和所述第二硅针孔片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内时,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的直角端相对设置。

12、可选地,上述的针孔开合结构,还包括偏压件,所述偏压件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承载件连接,且所述偏压件具有弹性,以使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承载件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且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与所述滑移件保持抵接。

13、可选地,上述的针孔开合结构,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若干连接部,任一所述连接部适于与基座连接,以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基座连接。

14、一种针孔调节装置,包括:

15、基座;

16、滑移组件,包括滑移件和滑移结构,所述滑移结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滑移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移结构上;

17、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滑移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滑移件在所述滑移结构上滑动,且与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抵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承载件相互远离或靠近;

18、针孔开合结构,为上述的针孔开合结构,且所述针孔开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19、可选地,上述的针孔调节装置,所述驱动件为丝杆电机,且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滑移件之间为螺纹连接。

20、可选地,上述的针孔调节装置,所述滑移件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抵接面,两个所述抵接面分别适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且任一所述抵接面为斜面。

21、可选地,上述的针孔调节装置,两个所述抵接面的对称度小于0.005mm。

22、可选地,上述的针孔调节装置,所述滑移件上开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对应针孔设置,以在所述滑移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在滑移结构上滑动时,发射光适于沿所述透光部射入至所述针孔内。

23、可选地,上述的针孔调节装置,所述滑移结构包括导轨和滑动件,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移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以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滑移件带动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24、可选地,上述的针孔调节装置,所述滑移件上设置有阻挡部;还包括光耦组件,所述光耦组件包括相互之间电连接的安装件和开关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所述开关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在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滑移件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挡部适于经过所述开关件,以使所述安装件控制所述驱动件关闭。

25、一种接收系统,包括:

26、针孔调节装置,为上述的针孔调节装置;

27、接收组件,包括安装座、接收件和调节结构,安装座适于与基座连接,所述接收件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座连接后,所述接收件对应针孔设置,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且与所述接收件抵接,以在外力作用下调节所述接收件的位置。

28、可选地,上述的接收系统,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均适于与所述接收件抵接,以在外力作用下调节所述接收件的位置。

29、可选地,上述的接收系统,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件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一承载件(21)之间,以连接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一承载件(2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2)之间,以连接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1)和所述固定座(1)之间为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4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41)间隔设置、且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一承载件(21)之间,以使所述固定座(1)、所述第一承载件(21)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41)共同形成第一平行四边形;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长度相同,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41)之间的间隔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42)之间的间隔相同,以使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和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针孔片(3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针孔部,所述第二硅针孔片(3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针孔部,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共同形成针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均设置为直角三角形,且两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端均朝向硅针孔片的另一端设置,且在所述第一硅针孔片(31)和所述第二硅针孔片(32)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部(211)和所述第二承载部(221)内时,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的直角端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压件(51),所述偏压件(51)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件(21)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2)连接,且所述偏压件(51)具有弹性,以使所述第一承载件(21)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2)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且所述第一抵接部(21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222)分别与所述滑移件(61)保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开设有若干连接部(11),任一所述连接部(11)适于与基座(52)连接,以使所述固定座(1)与所述基座(52)连接。

9.一种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3)为丝杆电机,且所述驱动件(53)的驱动端与所述滑移件(61)之间为螺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61)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抵接面(611),两个所述抵接面(611)分别适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部(21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222)抵接,且任一所述抵接面(611)为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接面(611)的对称度小于0.00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61)上开设有透光部(612),所述透光部(612)对应针孔设置,以在所述滑移件(61)在所述驱动件(53)的驱动下在滑移结构(62)上滑动时,发射光适于沿所述透光部(612)射入至所述针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结构(62)包括导轨(621)和滑动件(622),所述导轨(621)设置在所述基座(52)上,所述滑动件(622)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621)上,所述滑移件(61)设置在所述滑动件(622)上,以在所述驱动件(53)的驱动下,所述滑移件(61)带动所述滑动件(622)在所述导轨(621)上滑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61)上设置有阻挡部(613);还包括光耦组件(7),所述光耦组件(7)包括相互之间电连接的安装件(71)和开关件(72),所述安装件(71)设置在所述基座(52)上,且所述安装件(71)与所述驱动件(53)电连接,所述开关件(72)设置在所述安装件(71)上,在所述驱动件(53)驱动所述滑移件(61)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阻挡部(613)适于经过所述开关件(72),以使所述安装件(71)控制所述驱动件(53)关闭。

16.一种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83)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一承载件(21)之间,以连接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一承载件(2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2)之间,以连接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1)和所述固定座(1)之间为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4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41)间隔设置、且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第一承载件(21)之间,以使所述固定座(1)、所述第一承载件(21)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41)共同形成第一平行四边形;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长度相同,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41)之间的间隔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42)之间的间隔相同,以使所述第一平行四边形和所述第二平行四边形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针孔片(3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针孔部,所述第二硅针孔片(3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针孔部,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共同形成针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均设置为直角三角形,且两个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端均朝向硅针孔片的另一端设置,且在所述第一硅针孔片(31)和所述第二硅针孔片(32)分别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部(211)和所述第二承载部(221)内时,所述第一针孔部和所述第二针孔部的直角端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压件(51),所述偏压件(51)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件(21)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2)连接,且所述偏压件(51)具有弹性,以使所述第一承载件(21)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2)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且所述第一抵接部(21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222)分别与所述滑移件(61)保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孔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开设有若干连接部(11),任一所述连接部(11)适于与基座(52)连接,以使所述固定座(1)与所述基座(52)连接。

9.一种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3)为丝杆电机,且所述驱动件(53)的驱动端与所述滑移件(61)之间为螺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61)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抵接面(611),两个所述抵接面(611)分别适于与所述第一抵接部(212)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政王振亚罗刚银曲凯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