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083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病害防治领域。所述产品包括香叶醇、橙花醇、芳樟醇、聚赖氨酸、苯甲酸钠、双乙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香叶醇与橙花醇复配,复配后的产品对抑制细菌性软腐病具有增效作用。当二者以各自的最适抑菌浓度的1/4‑1/2:1/4‑1/2左右进行复配时,与对照组相比,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率降低了45%。在减少两种天然精油使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总体抑菌效果和果实品质,降低了用药成本,增大了用药选择性,方便操作增强了果蔬采后耐贮性与食用安全性,解决了采用农药或化学杀菌剂治疗细菌性软腐病时,用量大且会对产生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细菌性软腐病是影响全球作物生产的主要破坏性疾病之一。细菌性软腐病主要是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分泌的果胶酶引起的,这些果胶酶会快速降解植物的层片组织和初生细胞壁中的果胶从而使植物组织分解,导致植物组织软化呈湿腐状,并且伴有臭味产生,尤其以柔嫩多汁的部位发病更为严重。发病组织常呈水渍半透明状,慢慢软化,变色腐烂、腐烂汁液外溢,发出恶臭,最后水分蒸发,发病组织呈现干缩状,体积大大减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染病的植物在发病初期会出现组织迅速软化和萎蔫等症状,随后几个小时内植物便会死亡,在两到三天内就会完全腐烂。马铃薯黑脚病、水稻脚腐和辣椒软腐病等都是由此引起。李晓颖等人公开了一种大白菜软腐病新病原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其能够侵染和引发单子叶植物细菌性软腐病,也能够引发双子叶植物细菌性软腐病,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马蹄莲、虎眼万年青、马铃薯、鳄梨、西葫芦、胡萝卜、生菜和芹菜等植物。但目前尚未有报道能够侵染双子叶植物红泡椒的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3、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在环境中很常见,目前还没有方法可以彻底消除植物组织中的病原菌,植物一旦被该病原菌侵染基本上无法被彻底消除。目前常用的一些防治方法主要有农药和化学杀菌剂。农药和化学杀菌剂在使用时均存在用量大、对环境不友好、影响植物或者果蔬品质以及残留也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等缺点。因此,亟需一种环保安全、用量低、残留量小、不影响果蔬品质、价格低廉并且可用于红泡椒采后细菌性软腐病防治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产品绿色安全,在降低抑菌剂使用量的同时对红泡椒采后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若用于食品,可以保证果蔬的安全性,为未来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型解决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所述产品包括苯甲酸钠、肉桂醛、聚赖氨酸(ε-pl)、聚赖氨酸盐酸盐、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脱氢乙酸钠、乙酸钠、橙花醇、香叶醇、芳樟醇、柠檬精油或芥末精油的一种或几种;

4、所述细菌性软腐病为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导致的。

5、本专利技术在发生细菌性软腐病的红泡椒中,分离纯化致病菌,得到红泡椒中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所得到的病原菌经过鉴定为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p.a),该病菌是导致细菌性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且这也是该菌首次在中国发现其具有侵染红泡椒的能力。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革兰氏阴性菌,菌落呈圆形状、乳白色、光下呈现半透明状态,表面光滑且边缘整齐,主要侵染和引发单子叶植物细菌性软腐病。

6、针对病原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引起的细菌性软腐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该产品包括国标中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酸性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钙、二氯苯氧乙酸)、酯类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单辛酸甘油酯、二苯醚)、天然防腐剂(肉桂醛、聚赖氨酸、聚赖氨酸盐酸盐、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无机盐防腐剂(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脱氢乙酸钠、乙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亚硝酸钠、硝酸钾、二甲基二碳酸盐)、天然植物精油(芥末精油、丁香酚、香叶醇、牛至精油、香茅精油、芳樟醇、留兰香精油、冬青精油、橙花醇、柠檬精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运用上述病原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在国标中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中筛选出具有抑菌效果的防腐剂作为抑菌剂。且在红泡椒上进一步筛选,最终选定了一种或几种防腐剂以及其复配比例,确定其对病原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引起的细菌性防腐病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将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接种到含有食品防腐剂和不含有食品防腐剂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至对数期后测定od600并通过比较od600来观察抑菌效果,有抑菌效果,则该食品防腐剂为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的组分。

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上述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作为抑菌剂在抑制细菌性软腐病中的应用;

10、所述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

11、所述应用为抑制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生长、降低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率或降低细菌性软腐病的腐烂面积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细菌性软腐病防治方法,采用上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和气态熏蒸保鲜剂对待处理物进行熏蒸处理;

13、所述气态熏蒸保鲜剂为so2、clo2、1-甲基环丙烯(1-mcp)中的一种。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该产品是通过不同组分复配得到的,该产品在降低各组分使用量的同时达到对细菌性防腐病较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即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在用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佳的作用。且橙花醇、香叶醇、芳樟醇、芥末精油等,都是天然的植物精油,绿色安全,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采用熏蒸的方式会降低与红泡椒等果蔬的直接接触,具有低毒高效、价格低廉且原料易得等优点,可以保证用于果蔬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将来源不同、化学结构类似的香叶醇与橙花醇复配,复配后的产品对抑制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导致的细菌性软腐病具有增效作用。当二者以各自的最适抑菌浓度的1/4-1/2:1/4-1/2左右进行复配时,与对照组相比,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率降低了45%。在减少两种天然精油使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总体抑菌效果和果实品质,降低了用药成本,增大了用药选择性,方便操作增强了果蔬采后耐贮性与食用安全性。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测定不同食品防腐剂的od600来确定各个食品防腐剂抑制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的作用,然后将筛选出的食品防腐剂在果蔬体内进行筛选,选择出量少效果优的食品防腐剂,以各自的抑菌浓度并按照不同体积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苯甲酸钠、肉桂醛、聚赖氨酸、聚赖氨酸盐酸盐、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脱氢乙酸钠、乙酸钠、橙花醇、香叶醇、芳樟醇、柠檬精油或芥末精油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苯甲酸钠、肉桂醛、聚赖氨酸、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橙花醇、香叶醇、芳樟醇或芥末精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水乳剂、油剂、悬浮剂或固体制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用于防控果蔬或景观植物的细菌性软腐病;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产品作为抑菌剂在抑制细菌性软腐病中的应用;

7.一种细菌性软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和气态熏蒸保鲜剂对待处理物进行熏蒸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菌性软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物包括果蔬和景观植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细菌性软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处理物为红泡椒时,所述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由香叶醇和橙花醇组成,所述气态熏蒸保鲜剂为SO2;所述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中,香叶醇的浓度为其抑菌浓度的1/4-1,橙花醇的浓度为其抑菌浓度的1/4-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细菌性软腐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香叶醇的浓度为其抑菌浓度的1/4-1/2,橙花醇的浓度为其抑菌浓度的1/4-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苯甲酸钠、肉桂醛、聚赖氨酸、聚赖氨酸盐酸盐、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脱氢乙酸钠、乙酸钠、橙花醇、香叶醇、芳樟醇、柠檬精油或芥末精油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苯甲酸钠、肉桂醛、聚赖氨酸、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橙花醇、香叶醇、芳樟醇或芥末精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水乳剂、油剂、悬浮剂或固体制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用于防控果蔬或景观植物的细菌性软腐病;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细菌性软腐病的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茂润陈庆敏胡静静刘虎赵韩栋韩聪孙斐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