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释放的数据传输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41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海释放的数据传输浮标,包括上球体、下球体、法兰、紧固件和连接环,外围设备为深水平台;数据传输浮标分上球体和下球体,上、下球体均由半球壳通过法兰和紧固件密封连接构成,两个球体内部还包括主机天线一体化卫星终端、支撑杆、传输电缆、控制存储模块与电源装置、配重块、连接件、紧固件;上球体与下球体在竖直方向上由连接环固连成一体,主机天线一体化卫星终端通过支撑杆安装在上球体内部,下球体内部底端设有配重块以调节系统的质浮心距,系统控制存储模块与电源装置通过连接件与配重块接触连接,在下球体上半球壳上分别开有传输电缆接口和气密检查接口,浮标约束安装在深水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大深度的深水平台。(*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海环境传输浮标,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海释放的数据传输浮标,属于海洋环境监测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加强对特殊海域的海洋环境信息的监测,对于维护我国国 防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要实现从浅海向深海的战略转移,急需发展适应深远海探测需要的 先进技术与深海环境传输浮标,以提高对深远海区域的海洋监测能力。 深海传输浮标是目前人类获取海洋环境信息的重要技术装备之一,特别是在研究 观测长周期海洋现象时,深海传输浮标更是一种有效手段。这类浮标特点在于用其构成的 深水至水面,水面到卫星的信息传输通道,具有隐蔽性、抗自然和人为损坏性强,使用灵活、 操作方便;由于体积小,使水下平台搭载的数量增多,从而大大提高了水下监测系统的使用 寿命和出海布放效率。 由于深海耐压壳体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最大设计深度和作用在壳体上的有效载荷 (负载能力),而这两个值又由该耐压壳体的基本使命及作业深度决定的。耐压壳体形状与 使用水深的关系,据现有国外资料统计分析,水深超过800m的深海设备,球形及组合球形 耐压壳体占明显优势;而工作深度等于或低于800m,则多数采用圆柱形壳体。以往我国深 海传输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海释放的数据传输浮标,包括上球体、下球体、法兰、紧固件(15)和连接环(14),外围设备为深水平台(16);其特征在于:上球体由上球上半球壳(1)和上球下半球壳(4)组成,下球体由下球上半球壳(12)和下球下半球壳(10)组成,,两个球体内部还包括主机天线一体化卫星终端(2)、支撑杆(3)、传输电缆(5)、控制存储模块与电源装置(7)、配重块(8)、连接件(11)和紧固件(15);其连接关系为:上球体和下球体的半球壳通过法兰和紧固件(15)密封连接构成,上球体与下球体在竖直方向上由连接环(14)固连成一体,连接环(14)中部有通孔;主机天线一体化卫星终端(2)通过支撑杆(3)安装在上球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深海释放的数据传输浮标,包括上球体、下球体、法兰、紧固件(15)和连接环(14),外围设备为深水平台(16);其特征在于上球体由上球上半球壳(1)和上球下半球壳(4)组成,下球体由下球上半球壳(12)和下球下半球壳(10)组成,,两个球体内部还包括主机天线一体化卫星终端(2)、支撑杆(3)、传输电缆(5)、控制存储模块与电源装置(7)、配重块(8)、连接件(11)和紧固件(15);其连接关系为上球体和下球体的半球壳通过法兰和紧固件(15)密封连接构成,上球体与下球体在竖直方向上由连接环(14)固连成一体,连接环(14)中部有通孔;主机天线一体化卫星终端(2)通过支撑杆(3)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军罗会彬陈建军宋春明任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