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重佑专利>正文

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328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主要包含有一供电单元及一电子锁,而该供电单元为无线辨识系统,且其至少包含有相对设置的一供电元件及一受电元件,该供电元件与一电源连接,并可产生一射频信号,而该受电元件则可感应接收该供电元件的射频信号,并进而感应形成电能,同时,该受电元件所感应形成的电能供应给该电子锁并使其作动,由此,使可以该供电元件及该受电元件做一无线信号传输,而进一步将电能供电给该电子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电子锁的组装示意图,该电子锁1设于一门板2上,且该 电子锁1包含有一电子控制器3,该电子控制器3设于二门把4间,同时,该电子锁1内还设 有与该电子控制器3连接的一电池组5,而该电池组4可提供能源供应给该电子控制器3, 以作为该电子锁1作动所需的能量。虽现有电子锁1可在其内装设有该电池组5,以提供电子控制器3所需的电能,但 若当该电池组5没电时,该电子控制器3即无法作动,并进一步无法驱动该电子锁1达到门 锁开关的效用,故使用者需定期更换该电池组5,以避免该电池组5电量耗尽,而使电子锁1 无法作动,故此已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且实有待加以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本技术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包含有一供电单元及一电子锁,该供电 单元为无线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且其形成相对设置的一 供电端及一受电端,该供电端及该受电端进一步分别至少设有一供电元件及一受电元件, 而该供电元件与一电源连接,且可产生一射频信号,另,该受电元件则设于相对该供电元件 的位置处,同时,该受电元件可感应接收该供电元件的射频信号,并进而感应形成电能,且 该供电元件与该受电元件间具有一定间隙,又,该电子锁设于该受电端一侧,且与该受电元 件相连接,并可受该受电元件供电控制,同时,该电子锁还包含有一电子单元,且该电子单 元可触发该电子锁作动。本技术的一种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主要包含有—供电单元,为无线辨识系统,且其形成相对设置的一供电端及一受电端,该供电 端及该受电端进一步分别至少设有一供电元件及一受电元件,而该供电元件与一电源连 接,该受电元件则设于相对该供电元件的位置处,同时,该供电元件与该受电元件间具有一 定间隙;以及,一电子锁,设于该受电端一侧,且与该受电元件相连接,同时,该电子锁还包含有一电子单元。其中,该供电端一侧还设有一第一微处理单元,而该第一微处理单元与该供电元 件连接,该受电端还设有一第二微处理单元,该第二微处理单元的一端与该受电元件连接, 另端则与该电子单元连接。其中,该供电端一侧还设有一服务器,且该服务器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连接。其中,该受电元件设于该电子锁内。其中,还包含有一储电单元,该储电单元设于该受电端一侧,且其一端与该受电元3件相连接,另端则与该电子锁相连接。其中,该储电单元为一电池组。其中,该受电端设于一门的周缘。其中,该供电端设于一门框的周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通过该供电元件以发射射频信号,并使该受电元件可 接受上述信号且感应形成电能,而进一步供电给该电子锁,以此解决现有电子锁须定期更 换电池组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子锁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的结构方块图。图3是本技术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技术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的结构方块图, 其包含有一供电单元 10,为无线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且其 形成相对设置的一供电端11及一受电端12,同时,该供电端11 一侧设有一供电元件13、一 第一微处理单元14及一服务器15,而该受电端12 —侧则设有一受电元件16及一第二微处 理单元17,又,该供电元件13 —端与一电源200连接,另端则与该第一微处理单元14连接, 该第一微处理单元14则再与该服务器15连接,且该供电元件13可产生一射频信号(图未 视),而该射频信号混入至该第一微处理单元14内,并经该第一微处理单元14处理混合至 一控制信号(图未视),以进一步通过该供电元件13 —并传输,而该控制信号由该服务器 15所取得,又,该受电元件16可感应接收上述射频信号及控制信号,且进一步使其混入至 该第二微处理单元17内进行处理,其中该受电元件16于感应接收上述射频及控制信号后 会形成电能。一电子锁20,设于该受电端12 —侧,且与该受电元件16相连接,并可受该受电元 件16供电控制,同时,该电子锁20还包含有一电子单元21,且该电子单元21与该第二微处 理单元17相连接,并可触发该电子锁20作动。一储电单元30,设于该受电端12 —侧,且其一端与该受电元件16连接,另端则与 该电子锁20相连接,同时,该储电单元30可储存该受电元件16所感应形成的电能,而于本 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储电单元30可为一电池组或一超级电容。请同时配合参阅图3所示,为本技术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的使用状态 图,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供电端11位于一门框300的周缘,而该受电端12则位于 一门40的周缘,且该电子锁20设于上述门400且相对该供电端11的位置处,同时,该供电 端11与该受电端12间具有一定间隙;而于关门时,该供电元件13可通过该第一微处理单 元14由该服务器15撷取出控制信号,并与射频信号一并无线传输至该受电元件16,并通过 该第二微处理单元17处理,而混入至该电子单元21内,以于使用者触发该电子锁20时,可 做一比对验证,且于匹配时,该电子单元21即触发该电子锁20以达到开关的效用,而于此状态下,该电子锁20通过该受电元件16供电作动,该储电单元30则不供电给该电子锁20, 反之,若于开门或停电时,该受电元件16无法与该供电元件13做一感应供电的动作,而该 供电元件13产生一回授信号(图未视)并回传至该服务器15,以使可由该服务器15上得 知门400呈现未关闭的状态,且该电子单元21可利用该储电单元30以做为短暂的备用电 力,以提供该电子锁20实时的作动电源,另,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因该供电单元10 为无线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ldentification,RFID),且该供电元件13及该受电元 件16皆可双向主动接收及发送信号给彼此,故可由其同时做一信息辨识的功能,例如人员 出入门禁监控、管制及上下班人事管理,且进一步更省去现有联机式电子锁的拉线困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一供电单元,为无线辨识系统,且其形成相对设置的一供电端及一受电端,该供电端及该受电端进一步分别至少设有一供电元件及一受电元件,而该供电元件与一电源连接,该受电元件则设于相对该供电元件的位置处,同时,该供电元件与该受电元件间具有一定间隙;以及,一电子锁,设于该受电端一侧,且与该受电元件相连接,同时,该电子锁还包含有一电子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一供电单元,为无线辨识系统,且其形成相对设置的一供电端及一受电端,该供电端及该受电端进一步分别至少设有一供电元件及一受电元件,而该供电元件与一电源连接,该受电元件则设于相对该供电元件的位置处,同时,该供电元件与该受电元件间具有一定间隙;以及,一电子锁,设于该受电端一侧,且与该受电元件相连接,同时,该电子锁还包含有一电子单元。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的非接触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端一侧还设 有一第一微处理单元,而该第一微处理单元与该供电元件连接,该受电端还设有一第二微 处理单元,该第二微处理单元的一端与该受电元件连接,另端则与该电子单元连接。3.依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重佑王彦纶
申请(专利权)人:陈重佑王彦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