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14000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到当前毛水头h所对应的有功极限值;S2,计算出单台机组均分负荷极限值;S3,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是否能在某一稳定运行区内完成满足计划全厂出力需求的负荷分配;S4,根据步骤S3的判定结果进行单区负荷分配计算,形成单稳定区运行分配策略;S5,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是否需要在双稳定运行区组合运行有效;S6,若步骤S5的判定结果有效,则进行双稳定运行区组合机组负荷分配计算,形成双稳定运行区组合分配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计算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力发电,具体是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1、水轮发电机组为了经济合理性和运行安全可靠性,需要避免强振动状态长期运行,一般把机组运行区域划分为稳定运行区、限制运行区、禁止运行区三类。稳定运行区是指机组可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工况区域;限制运行区是指机组不宜长期运行的工况区域;禁止运行区是指机组不应运行的工况区域。

2、一般的水轮发电机组随着机组负荷的增加,机组会依次进入禁止运行区、限制运行区、稳定运行区,此后根据电站全厂负荷分配会将机组保持在稳定运行区长期运行。但对于在特定水头环境安装的水轮发电机组,其可能存在两段稳定运行区域,且第一段稳定运行区与第二段稳定运行区被限制运行区分割,即随着机组负荷的增加,机组会依次进入禁止运行区、第一段稳定运行区、限制运行区、第二段稳定运行区,此时根据电站全厂负荷分配需求,需要按一定组合方式将全厂机组分别运行在第一段稳定运行区或第二段稳定运行区,或两段稳定运行区组合。目前对于这种具有两段稳定运行区的机组负荷分配一般是电站运行人员根据实时发电计划、机组水头、机组运行台数等条件依据经验计算进行预估调整,此种方式存在计算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

3、因此,需要能够对具有双稳定运行区水轮发电机的水电厂全厂负荷分配提供策略的方法,使其能快速、可靠提供满足全厂负荷出力要求的各机组负荷分配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计算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获取到当前毛水头h所对应的有功极限值;

5、s2,计算出单台机组均分负荷极限值;

6、s3,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是否能在某一稳定运行区内完成满足计划全厂出力需求的负荷分配;

7、s4,根据步骤s3的判定结果进行单区负荷分配计算,形成单稳定区运行分配策略;

8、s5,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是否需要在双稳定运行区组合运行有效;

9、s6,若步骤s5的判定结果有效,则进行双稳定运行区组合机组负荷分配计算,形成双稳定运行区组合分配策略。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有功极限值包括机组禁止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1、第一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2、限制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3、第二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4、第二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上限值p5。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通过允许并网运行机组数量n、计划全厂出力po、预设调节容量pf计算出单台机组均分负荷极限值。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单台机组均分负荷极限值包括单台机组均分负荷下限值pmin、均分负荷下限值上限值pmax,计算公式为:

13、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3中,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能在某一稳定运行区内完成满足计划全厂出力需求的负荷分配的公式为:

15、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4中,若机组均分负荷上下限值区间[pmin,pmax]包含于第一段稳定运行区区间[p2,p3]或包含于第二段稳定运行区区间[p4,p5],则实现全厂负荷分配策略:所有并网运行机组单机负荷控制在[pmin,pmax]区间范围内。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4中,若机组均分负荷上下限值区间[pmin,pmax]包含于禁止运行区区间[p1,p2]或大于第二段稳定运行区上限区间[p5,+∞),则实现全厂负荷分配策略:当前允许并网运行机组数量无法满足负荷分配需求,应增减并网运行机组数量。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5中,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需要在双稳定运行区组合运行有效的公式为:

19、

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21、s61,将第一段稳定运行区区间[p2,p3]按步长s划分为整数t段,计算公式为:

22、

2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24、s62,根据第一段稳定运行区分段数t逐段循环计算第一段稳定运行区运行的机组数n1、第二段稳定运行区运行的机组数n2及对应第一段稳定运行区运行的机组单机负荷p′o、第二段稳定运行区运行的机组单机负荷p″o。

25、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本专利技术通过算法实现水电厂发电机机组负荷分配,能够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负荷分配错误、负荷分配不及时等问题;

27、(2)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的分配策略能保证水电机组运行于最优工况条件下,提高了水电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有功极限值包括机组禁止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1、第一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2、限制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3、第二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4、第二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上限值P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允许并网运行机组数量N、计划全厂出力Po、预设调节容量Pf计算出单台机组均分负荷极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单台机组均分负荷极限值包括单台机组均分负荷下限值Pmin、均分负荷下限值上限值Pmax,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能在某一稳定运行区内完成满足计划全厂出力需求的负荷分配的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若机组均分负荷上下限值区间[Pmin,Pmax]包含于第一段稳定运行区区间[P2,P3]或包含于第二段稳定运行区区间[P4,P5],则实现全厂负荷分配策略:所有并网运行机组单机负荷控制在[Pmin,Pmax]区间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若机组均分负荷上下限值区间[Pmin,Pmax]包含于禁止运行区区间[P1,P2]或大于第二段稳定运行区上限区间[P5,+∞),则实现全厂负荷分配策略:当前允许并网运行机组数量无法满足负荷分配需求,应增减并网运行机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需要在双稳定运行区组合运行有效的公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有功极限值包括机组禁止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1、第一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2、限制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3、第二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下限值p4、第二段稳定运行区有功上限值p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允许并网运行机组数量n、计划全厂出力po、预设调节容量pf计算出单台机组均分负荷极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单台机组均分负荷极限值包括单台机组均分负荷下限值pmin、均分负荷下限值上限值pmax,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判定所有并网运行机组n能在某一稳定运行区内完成满足计划全厂出力需求的负荷分配的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厂负荷分配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宇谢长鹏李游甘陈源刘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