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993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包括:釜体,釜体的一侧外壁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固定架;有益效果为:将原料根据配比依次通过上料口投入釜体的内部,后启动加热装置使釜体内部的温度保持试验需的值,同时启动电机使驱动轴带动固定套进行转动,同时固定套内壁的调节环在调节槽和固定杆上的往复螺纹槽的配合下上下进行往复滑动,滑动的同时配合外侧的调节套对搅拌杆的角度同时进行往复调节,使得搅拌过程中多个搅拌杆的高度和角度可以往复循环提高搅拌的均匀程度使其混合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袋除尘设备,具体为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润滑油的氧化过程是其主要成分烃类与氧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多步过程,反应产物有中间产物醇、醛、酮、酸和最终产物胶质与沉淀等。反应中,它通过活泼的自由基与氧作用,首先生成醇、醛、酮、酸中间产物,之后进一步氧化生成含羟基的复杂分子羟基酸或由醇成分和有机酸结合生成酯类化合物。醇与酸的酯化可使两个化合物结合成一个大分子,氧化进行的结果是产物分子量不断增大,结构趋于复杂,最终形成胶质和固体沉淀。

2、现有技术中,润滑油使用中氧化的最终产物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生成酸性物质(如羧基酸、羟基酸、沥青质酸等)和酯类的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是炭青质;另一个方向是生成胶质、沥青质,最终产物是半油焦质。羟基酸、半交酯、沥青质酸。这些成分微溶于润滑油中,沉淀部分为粘稠物质,易附着在金属表面,高温时会转化为漆状物。沥青质、半油焦质、炭青质,则以深褐色或黑色的固体粉末状的细小微粒悬浮在油中,聚集成大颗粒时则可从油中沉淀。因此可见,经过深度氧化的润滑油,内部化学成分氧元素增多,分子量增大,由烃类化合物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1)的内壁和釜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2)支撑固定环(11)对固体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加热装置(13)对釜体(1)的内部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和驱动轴(2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21)的另一端侧壁和固定套(22)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1)的内壁和釜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2)支撑固定环(11)对固体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加热装置(13)对釜体(1)的内部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和驱动轴(2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21)的另一端侧壁和固定套(22)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2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四个为一组的调节槽(221),所述固定套(22)靠近调节槽(2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耳板(2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3)的一端外壁和固定套(2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3)的表面开设有和调节槽(221)对应的多组往复螺纹槽(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抗氧型醚酯润滑油加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之玉付涛杨仁朋马现刚郭孟凯姬传波尹利驰
申请(专利权)人: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