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钢杆体,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玻璃钢(frp)亦称作gfrp,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为玻璃钢,不同于钢化玻璃。
2、目前,玻璃钢杆体固化后需要人工手动的对其脱模,不仅劳动量大,而且影响脱模的工作效率,以及人工手动脱模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所述模具的左侧壁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四个模孔,所述模具的上顶壁对称固定插设有与每个模孔相连通的注浆管,所述模具的上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注浆管右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与四个模孔相匹配的脱模杆,所述模具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有通过扭矩弹簧连接的转板,所述转板位于模孔上方,所述模具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支撑板下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的下端与转板的上侧壁相抵接触,所述转板的下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与模孔相匹配的密封块。
4、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耳板,两个所述耳板的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
5、优选地,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板右侧的限位板。
6、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呈l型设置。
7、优选地,所述转板的上侧壁开设有与抵杆相匹配的导向槽。
8、优选地,所述抵杆的下端呈圆形设置。
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的优点在于:
10、设置模具、模孔、电机、丝杆、移动板、脱模杆、转板、液压缸、抵杆、转板和密封块,启动电机,电机的驱动端对带动丝杆逆时针转动,使丝杆带动移动板、安装板、限位板和脱模杆向左移动,待限位板向左移动至与固定板相抵接触时,脱模杆刚好移动至模孔的左端,并将模孔的左端封堵住,再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驱动端带动抵杆向下移动并挤压接触转板,带动转板和密封块顺时针转动,使转板上的密封块堵在模孔的右端,完成对模孔右端的封堵,最后将熔融的玻璃钢从注浆管注入到模孔内,待模孔内的玻璃钢溶液冷却后,即完成玻璃钢杆体的固化,然后使液压缸带动抵杆向上移动,在扭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转板和密封块逆时针转动,最后,再次启动电机,电机的驱动端带动丝杆顺时针转动,使丝杆带动移动板、安装板和脱模杆向右移动,进而推动玻璃钢杆体向右移动,完成玻璃钢杆体的脱模,降低了工人手动脱模的劳动量,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11、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本装置的使用,丝杆带动移动板、安装板和脱模杆向右移动,进而推动玻璃钢杆体向右移动,完成玻璃钢杆体的脱模,降低了工人手动脱模的劳动量,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包括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左侧壁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四个模孔(2),所述模具(1)的上顶壁对称固定插设有与每个模孔(2)相连通的注浆管(3),所述模具(1)的上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注浆管(3)右侧的电机(4),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右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与四个模孔(2)相匹配的脱模杆(8),所述模具(1)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有通过扭矩弹簧连接的转板(13),所述转板(13)位于模孔(2)上方,所述模具(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15)远离支撑板(14)下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杆(16),所述抵杆(16)的下端与转板(13)的上侧壁相抵接触,所述转板(13)的下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与模孔(2)相匹配的密封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耳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杆(11)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板(10)右侧的限位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呈L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13)的上侧壁开设有与抵杆(16)相匹配的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杆(16)的下端呈圆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杆体固化成型模具,包括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左侧壁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四个模孔(2),所述模具(1)的上顶壁对称固定插设有与每个模孔(2)相连通的注浆管(3),所述模具(1)的上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注浆管(3)右侧的电机(4),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右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与四个模孔(2)相匹配的脱模杆(8),所述模具(1)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有通过扭矩弹簧连接的转板(13),所述转板(13)位于模孔(2)上方,所述模具(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15)远离支撑板(14)下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杆(16),所述抵杆(16)的下端与转板(13)的上侧壁相抵接触,所述转板(13)的下侧壁均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创晖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