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84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周边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外壁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块,所述第一放置块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腔室,本技术中,对比现有的部分卫星通信小站,该卫星通信小站在主体上设置有支撑块,使用人员能够根据该装置所在的位置而控制第二伺服电机带着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支撑块能够带着通信组件进行高度的调整,进而使得该装置能够安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使得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


技术介绍

1、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是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原理构建的卫星通信系统,它将整个卫星通信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并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连接和交互,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卫星通信系统更加灵活、可扩展和可维护。卫星通信小站是指用于卫星通信的设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发射卫星信号、处理通信数据等功能。

2、但是,部分卫星通信小站无法根据卫星所在的位置而进行角度的调整,这使得该卫星通信小站在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时的效率较差,无法较为有效快速地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与传输,从而使得该卫星通信小站工作的效率较差。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对比现有的部分卫星通信小站,该卫星通信小站将主体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处理模块能够根据所接收卫星的所在位置而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进行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周边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所述第一放置槽(4)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齿轮(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主体(7),所述主体(7)外壁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块(8),所述第一放置块(8)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腔室(9),所述第一腔室(9)远离主体(7)一侧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11),所述主齿轮(11)与内齿轮(5)齿轮啮合,所述主体(7)的上表面卡接配合有支撑块(2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周边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所述第一放置槽(4)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齿轮(5),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主体(7),所述主体(7)外壁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块(8),所述第一放置块(8)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腔室(9),所述第一腔室(9)远离主体(7)一侧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齿轮(11),所述主齿轮(11)与内齿轮(5)齿轮啮合,所述主体(7)的上表面卡接配合有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上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3),所述防护壳(23)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处理模块(24)与储存模块(25),所述支撑块(20)上表面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7),所述支撑块(20)上表面后端的两侧均铰接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8),所述支撑杆(27)上表面的中心处铰接连接有通信组件(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卫星通信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外壁前端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块(12),所述第二放置块(12)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大贵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北斗高新技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