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80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涉及印刷油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初滤腔、澄清腔、反应腔以及加强过滤灭菌腔,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贯通初滤腔安装有进液阀管,所述初滤腔的内部设置有卡装座,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并贴近初滤腔的依次嵌入卡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嵌入卡装座的内部卡装有滤篮,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油墨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同时方便观察废液自然沉淀状态进而抽取上清液满足后续处理,并方便计量精准投入反应剂和充分搅拌的化学反应水处理以及加强过滤灭菌处理,从而保证油墨废水的充分处理,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油墨废水处理,具体为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版制、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在工业印刷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含有油墨的废水,这些废水需要使用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现有的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仍然具有不足之处,具体如下:不方便油墨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同时不便观察废液自然沉淀状态进而抽取上清液满足后续处理,并不方便计量精准投入反应剂和充分搅拌的化学反应水处理以及加强过滤灭菌处理,从而不便于保证油墨废水的充分处理。

2、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初滤腔、澄清腔、反应腔以及加强过滤灭菌腔,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贯通初滤腔安装有进液阀管,所述初滤腔的内部设置有卡装座,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并贴近初滤腔的依次嵌入卡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嵌入卡装座的内部卡装有滤篮,所述初滤腔与澄清腔之间贯通安装有第一液泵,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嵌入澄清腔的一侧安装有观察窗,所述澄清腔与反应腔之间贯通安装有第二液泵,所述澄清腔的内部设置有浮球吸液器,所述浮球吸液器的顶部与第二液泵之间安装有吸液管,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并贴近反应腔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电机,所述反应腔的内壁底端安装有轴承座,所述电机与轴承座之间安装有搅拌器,所述反应腔的内壁底端右侧安装有拦截网框,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并位于电机的两侧嵌入安装有流量计加液阀管,所述反应腔的内壁底端右侧安装有ph传感器,所述初滤腔与澄清腔以及反应腔均贯穿装置主体的背面安装有排污阀管,所述反应腔与加强过滤灭菌腔之间安装有第三液泵,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并嵌入加强过滤灭菌腔的内部卡装有过滤抽板,所述加强过滤灭菌腔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贯通加强过滤灭菌腔的内部安装有排液阀管。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左侧嵌入安装有控制器面板。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滤篮的顶部与密封盖的底部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浮球吸液器采用浮板和多个浮球组成。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器采用旋转轴和多个折叶涡轮式搅拌桨叶组成。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流量计加液阀管采用辅助剂添加管、电控阀门以及流量计组成。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多个控制按钮,且所述控制器面板与进液阀管、电机、ph传感器、流量计加液阀管、紫外线消毒灯、排液阀管、第一液泵、第二液泵、第三液泵以及排污阀管电性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中,通过装置主体设置具有可拆装滤篮的初滤腔方便通入油墨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通过设置的第一液泵将分离废水通入澄清腔内部通过观察窗观察内部废液自然沉淀,再通过设置具有浮球吸液器的澄清腔在第二液泵驱动下将澄清腔中的上清液通入反应腔内部,通过反应腔设置的两个流量计加液阀管分别控量加入次氯酸钠脱色灭菌和加入氢氧化钠,由设置的ph传感器监测调节ph为6.5~9,随后在加入化学调节剂通过设置的搅拌器充分搅拌,至反应池中的污水转化为清水,通过设置的第三液泵将清水通入加强过滤灭菌腔中,通过加强过滤灭菌腔中设置的过滤抽板与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处理液体排放前的加强过滤灭菌,即可通过排液阀直接排放,结构简单且方便油墨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同时方便观察废液自然沉淀状态进而抽取上清液满足后续处理,并方便计量精准投入反应剂和充分搅拌的化学反应水处理以及加强过滤灭菌处理,从而保证油墨废水的充分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初滤腔(11)、澄清腔(12)、反应腔(13)以及加强过滤灭菌腔(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贯通初滤腔(11)安装有进液阀管(111),所述初滤腔(11)的内部设置有卡装座(11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并贴近初滤腔(11)的依次嵌入卡装有密封盖(113),所述密封盖(113)的底端嵌入卡装座(112)的内部卡装有滤篮(114),所述初滤腔(11)与澄清腔(12)之间贯通安装有第一液泵(2),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嵌入澄清腔(12)的一侧安装有观察窗(121),所述澄清腔(12)与反应腔(13)之间贯通安装有第二液泵(3),所述澄清腔(12)的内部设置有浮球吸液器(122),所述浮球吸液器(122)的顶部与第二液泵(3)之间安装有吸液管(123),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并贴近反应腔(13)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电机(131),所述反应腔(13)的内壁底端安装有轴承座(132),所述电机(131)与轴承座(132)之间安装有搅拌器(133),所述反应腔(13)的内壁底端右侧安装有拦截网框(136),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并位于电机(131)的两侧嵌入安装有流量计加液阀管(135),所述反应腔(13)的内壁底端右侧安装有ph传感器(134),所述初滤腔(11)与澄清腔(12)以及反应腔(13)均贯穿装置主体(1)的背面安装有排污阀管(5),所述反应腔(13)与加强过滤灭菌腔(14)之间安装有第三液泵(4),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并嵌入加强过滤灭菌腔(14)的内部卡装有过滤抽板(141),所述加强过滤灭菌腔(14)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142),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贯通加强过滤灭菌腔(14)的内部安装有排液阀管(143),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左侧嵌入安装有控制器面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114)的顶部与密封盖(113)的底部之间安装有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吸液器(122)采用浮板和多个浮球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133)采用旋转轴和多个折叶涡轮式搅拌桨叶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加液阀管(135)采用辅助剂添加管、电控阀门以及流量计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面板(6)上设有显示屏和多个控制按钮,且所述控制器面板(6)与进液阀管(111)、电机(131)、ph传感器(134)、流量计加液阀管(135)、紫外线消毒灯(142)、排液阀管(143)、第一液泵(2)、第二液泵(3)、第三液泵(4)以及排污阀管(5)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依次安装有初滤腔(11)、澄清腔(12)、反应腔(13)以及加强过滤灭菌腔(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贯通初滤腔(11)安装有进液阀管(111),所述初滤腔(11)的内部设置有卡装座(112),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并贴近初滤腔(11)的依次嵌入卡装有密封盖(113),所述密封盖(113)的底端嵌入卡装座(112)的内部卡装有滤篮(114),所述初滤腔(11)与澄清腔(12)之间贯通安装有第一液泵(2),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嵌入澄清腔(12)的一侧安装有观察窗(121),所述澄清腔(12)与反应腔(13)之间贯通安装有第二液泵(3),所述澄清腔(12)的内部设置有浮球吸液器(122),所述浮球吸液器(122)的顶部与第二液泵(3)之间安装有吸液管(123),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并贴近反应腔(13)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电机(131),所述反应腔(13)的内壁底端安装有轴承座(132),所述电机(131)与轴承座(132)之间安装有搅拌器(133),所述反应腔(13)的内壁底端右侧安装有拦截网框(136),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并位于电机(131)的两侧嵌入安装有流量计加液阀管(135),所述反应腔(13)的内壁底端右侧安装有ph传感器(134),所述初滤腔(11)与澄清腔(12)以及反应腔(13)均贯穿装置主体(1)的背面安装有排污阀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光王红丽王延毅侯虎威任亮亮杨二燕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山河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