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76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本技术属于用于两种热交换介质的固定管状通道组件的热交换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不更换冷流体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达到更好地降温效果,需要将壳体和换热管束做的很长,导致加工制造不方便和清洗不方便;在仅更换冷流体的情况下,为避免降温过度,需要严格控制冷流体的温度、流速和热流体的流速等条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进流封头和出流封头,进流封头和出流封头之间依次密封连接有至少两个壳体,相邻两个壳体的相邻两个管板之间围成用于中转换热液体的中转腔室。设置多个壳体,能够缩短各个壳体和位于各个壳体中的换热管的长度,从而方便加工制造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用于两种热交换介质的固定管状通道组件的热交换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在对非共沸多组分混合物(即沸点不同的多种物体混合后的混合物,例如密封胶)进行降温时,会用到管式换热器。申请公布号为cn 106440883 a,申请公布日为2017.05.2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卧式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贯穿壳体的中空腔室,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密封中空腔室的第一封头(即进流封头)和第二封头(即出流封头),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上分别设有热流体进口管(即换热液体进流口)和热流体出口管(即换热液体出流口);壳体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配合以围成进流腔室、换热腔室和出流腔室的第一管板(即管板)和第二管板(即管板);壳体的中空腔室内还设有多个换热管束(即换热管),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在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上并使进流腔与出流腔连通;在壳体上还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冷流体进口管(即换热介质进流口)和冷流体出口管(即换热介质出流口)。

2、在使用上述卧式管壳式换热器对热流体进行降温时,在不更换冷流体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进流封头、出流封头和连接在进流封头和出流封头之间的壳体,进流封头上设有换热液体进流口,出流封头上设有换热液体出流口,壳体的两端设有管板,壳体内还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在壳体两端的管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封头和出流封头之间依次密封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的壳体,与进流封头连接的壳体中靠近进流封头的管板与进流封头围成进流腔室,与出流封头连接的壳体中靠近出流封头的管板与出流封头围成出流腔室,各个壳体两端的管板间围成换热腔室,相邻两个壳体的相邻两个管板之间围成用于中转换热液体的中转腔室,所述进流腔室和出流腔室通过换热管和中转腔室连通。>

2.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进流封头、出流封头和连接在进流封头和出流封头之间的壳体,进流封头上设有换热液体进流口,出流封头上设有换热液体出流口,壳体的两端设有管板,壳体内还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在壳体两端的管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封头和出流封头之间依次密封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的壳体,与进流封头连接的壳体中靠近进流封头的管板与进流封头围成进流腔室,与出流封头连接的壳体中靠近出流封头的管板与出流封头围成出流腔室,各个壳体两端的管板间围成换热腔室,相邻两个壳体的相邻两个管板之间围成用于中转换热液体的中转腔室,所述进流腔室和出流腔室通过换热管和中转腔室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和相邻两个壳体的相邻两个管板共同围成中转腔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两端均设有法兰,相邻两个壳体之间通过法兰密封连接,密封圈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红蒋再展张实江张敬轩刘强徐萌萌娄慧刘建国王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原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