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44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包括:信号传输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括:四根第一绝缘线芯,每两根第一绝缘线芯对绞形成一组不同节距的对绞单元,两组对绞单元对绞形成第一星绞四线组,在第一星绞四线组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聚丙烯包带、编织屏蔽层及第一PET聚酯包带;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一组三线组,在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上均绕包有第二PET聚酯包带,信号传输单元与控制单元绞合成缆,在成缆中心处填充有抗拉组件,在成缆的信号传输单元及控制单元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二聚丙烯包带、无纺布及护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电缆的信号传输质量及弯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


技术介绍

1、示教器又名“示教编程器”,是一种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的手持式装置。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中,示教器通过电缆连接控制柜或者运动控制器,且通过设置运动参数与编写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即可让机器人按照编写好的程序进行工作,并可以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实时的监控、调整、安全急停等操作。由于示教器所控制的机器人是需要进行运动的,所以对示教器与机器人之间的连接电缆需要较高的柔韧性,目前市面上用于示教器的电缆大多是功能单一的电缆,即一根电缆只能与示教器上的一个端口相插接,当需要进行多端口连接时,则需要多根电缆,这样不仅增大敷设难度,而且还容易使电缆之间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将不同功能的电缆集成在一起的组合电缆,在组合电缆中通常会设置控制单元及信号传输单元,由于示教器所要控制的机器人数量较多,所以控制单元中的绝缘线芯较多,在成缆时,要么是将控制单元中的绝缘线芯与信号传输单元一起进行绞合成缆,要么是先将控制单元中的绝缘线芯先成缆,再与信号传输单元进行绞合成缆,第一种成缆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内部绝缘线芯数量较多,且控制单元中的绝缘线芯没有被限制,在经过多次弯折后,控制单元中的绝缘线芯就容易发生散乱,降低抗弯性能以及抗拉性能;第二种成缆结构在使用时,由于控制单元中大量的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后会比信号传输单元的体积大很多,需要使用大量的填充绳进行填充才能保证整根电缆的圆整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应力堆积的情况,从而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p>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能够将不同功能的电缆有序集合在一起,且能保证成缆后的柔性及弯曲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包括:信号传输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括:四根第一绝缘线芯,每两根第一绝缘线芯对绞形成一组对绞单元,两组对绞单元的节距不同,两组对绞单元对绞形成第一星绞四线组,在第一星绞四线组上绕包有第一聚丙烯包带,在第一聚丙烯包带上编织有编织屏蔽层,在编织屏蔽层上绕包有第一pet聚酯包带;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十一根第二绝缘线芯,其中,八根第二绝缘线芯星绞形成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三根第二绝缘线芯以品字形绞合形成三线组,在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上均绕包有第二pet聚酯包带,信号传输单元与控制单元中的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绞合成缆,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分别抵靠在信号传输单元的两侧,三线组设置在信号传输单元的对向,并与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相抵靠,在成缆中心处填充有抗拉组件,在成缆的信号传输单元及控制单元上绕包有第二聚丙烯包带,在第二聚丙烯包带上绕包有无纺布,在无纺布上挤包有护套。

3、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中,所述抗拉组件包括:三根第一棉绳及五根芳纶丝,三根第一棉绳和五根芳纶丝交错绞合在一起。

4、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中,所述第一绝缘线芯包括:第一导体及聚乙烯绝缘层,第一导体由十九根直径为0.102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而成,聚乙烯绝缘层挤包在第一导体上,聚乙烯绝缘层与第一导体之间的同心度≤1.1%。

5、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中,所述第二绝缘线芯包括:第二导体及tpe绝缘层,第二导体由十九根直径为0.127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而成,tpe绝缘层挤包在第二导体上。

6、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中,在信号传输单元、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之间的外侧间隙中填充有第二棉绳。

7、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中,编织屏蔽层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其编织密度≥90%。

8、进一步的,前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中,所述护套采用pur材质制成。

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信号传输单元与控制单元集成在一起能够提高电缆的通用性,而且可以降低连接在示教器上的电缆数量,方便布线;将控制单元中的十一根第二绝缘线芯分组绞合形成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一组三线组,这样就能保证控制单元中的所有第二绝缘线芯都被扎紧,在弯折时不容易发生散乱的情况,提高了弯曲性能;其次,每组中的第二绝缘线芯的数量与信号传输单元中的第一绝缘线芯的数量相同或相近,使得信号传输单元与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之间的体积相近,在进行成缆时,能够更容易控制成缆后的圆整性,而且在进行折弯时,能够使电缆均匀受力,不容易产生应力堆积,提高柔性及使用寿命;信号传输单元中的四根第一绝缘线芯先两两对绞形成不同节距的对绞单元,再将两不同节距的对绞单元对绞形成第一星绞四线组,相较于直接采用星绞四线组的成缆结构,该成缆结构中由于每组对绞单元之间的节距不同能够防止四根第一绝缘线芯之间发生信号互扰的情况,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传输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括:四根第一绝缘线芯,每两根第一绝缘线芯对绞形成一组对绞单元,两组对绞单元的节距不同,两组对绞单元对绞形成第一星绞四线组,在第一星绞四线组上绕包有第一聚丙烯包带,在第一聚丙烯包带上编织有编织屏蔽层,在编织屏蔽层上绕包有第一PET聚酯包带;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十一根第二绝缘线芯,其中,八根第二绝缘线芯星绞形成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三根第二绝缘线芯以品字形绞合形成三线组,在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上均绕包有第二PET聚酯包带,信号传输单元与控制单元中的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绞合成缆,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分别抵靠在信号传输单元的两侧,三线组设置在信号传输单元的对向,并与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相抵靠,在成缆中心处填充有抗拉组件,在成缆的信号传输单元及控制单元上绕包有第二聚丙烯包带,在第二聚丙烯包带上绕包有无纺布,在无纺布上挤包有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组件包括:三根第一棉绳及五根芳纶丝,三根第一棉绳和五根芳纶丝交错绞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线芯包括:第一导体及聚乙烯绝缘层,第一导体由十九根直径为0.102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而成,聚乙烯绝缘层挤包在第一导体上,聚乙烯绝缘层与第一导体之间的同心度≤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线芯包括:第二导体及TPE绝缘层,第二导体由十九根直径为0.127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而成,TPE绝缘层挤包在第二导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在信号传输单元、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之间的外侧间隙中填充有第二棉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编织屏蔽层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其编织密度≥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采用PUR材质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传输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括:四根第一绝缘线芯,每两根第一绝缘线芯对绞形成一组对绞单元,两组对绞单元的节距不同,两组对绞单元对绞形成第一星绞四线组,在第一星绞四线组上绕包有第一聚丙烯包带,在第一聚丙烯包带上编织有编织屏蔽层,在编织屏蔽层上绕包有第一pet聚酯包带;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十一根第二绝缘线芯,其中,八根第二绝缘线芯星绞形成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三根第二绝缘线芯以品字形绞合形成三线组,在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上均绕包有第二pet聚酯包带,信号传输单元与控制单元中的第二星绞四线组及三线组绞合成缆,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分别抵靠在信号传输单元的两侧,三线组设置在信号传输单元的对向,并与两组第二星绞四线组相抵靠,在成缆中心处填充有抗拉组件,在成缆的信号传输单元及控制单元上绕包有第二聚丙烯包带,在第二聚丙烯包带上绕包有无纺布,在无纺布上挤包有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示教器的高柔性组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组件包括:三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蔚彦丽荣沭齐刚邱绍坤汤越俞俊谢清心
申请(专利权)人:优易电缆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