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注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923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5
本申请属于注塑模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注塑方法,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设置有成型腔,第一模具上开设有换模腔,换模腔与成型腔之间设置有导向槽并通过导向槽连通,导向槽的设置方向与换模腔和成型腔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换模腔内沿设置方向布设有若干个成型镶件;注塑模具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模具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位于换模腔中,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一个成型镶件穿过导向槽进入成型腔中和返回换模腔中,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成型镶件在换模腔内移动。本申请具有通过提高成型镶件的更换效率,缩短注塑周期,从而提高注塑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注塑模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注塑方法


技术介绍

1、镶件在模具里是专门用于镶嵌在模具中的不规则模具配件,起到固定模板和填充模板之间空间的作用,镶件可以是方形、圆形、片型,和所有的模具配件一样,对精密度的要求也非常高,一般没有成品,按照模具的需要进行定做,在利用注塑模具制造塑料产品时,镶嵌位于注塑腔中,工作人员在模具扣合后先注料,再保温成型,随后开启动模板从模具内取出注塑件,这是注塑模具制备产品的一个工作周期,在这个周期内需要对模具中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的镶件进行更换操作。

2、传统的镶件更换方法是在定模板和凹模中设置螺孔,在螺孔中螺纹连接螺杆,当需要开模更换镶件时,工作人员旋拧螺杆使其沿所述螺孔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可将镶件慢慢从凹模型腔中顶出。待工作人员取出镶件之后,再将螺杆反方向拧回至初始位置进行镶件更换操作。可见,传统镶件更换的整个过程非常耗时耗力,会大幅延长注塑周期,最终导致注塑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适配的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之间设置有成型腔(3),所述第一模具(1)上开设有换模腔(4),所述换模腔(4)与所述成型腔(3)之间设置有导向槽(5)并通过导向槽(5)连通,所述导向槽(5)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换模腔(4)和成型腔(3)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换模腔(4)内沿设置方向布设有若干个成型镶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成型镶件(6)均沿所述导向槽(5)的设置方向布设,所述导向槽(5)的内壁与所述成型镶件(6)的外壁贴合。>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适配的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之间设置有成型腔(3),所述第一模具(1)上开设有换模腔(4),所述换模腔(4)与所述成型腔(3)之间设置有导向槽(5)并通过导向槽(5)连通,所述导向槽(5)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换模腔(4)和成型腔(3)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换模腔(4)内沿设置方向布设有若干个成型镶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成型镶件(6)均沿所述导向槽(5)的设置方向布设,所述导向槽(5)的内壁与所述成型镶件(6)的外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第一油缸(71)、连接杆(72)和卡块(73),所述第一油缸(7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模具(1)上且第一油缸(71)的活塞杆与所述导向槽(5)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连接杆(7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油缸(71)的活塞杆上,所述卡块(73)固定连接于连接杆(72)的另一端,所述成型镶件(6)活动套设于所述卡块(7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镶件(6)的一端开设有卡槽(61),所述卡槽(61)延伸至两侧形成开口(62),所述成型镶件(6)在所述换模腔(4)中移动使所述卡块(73)从开口(62)处插入卡槽(6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镶件(6)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63),所述换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林杨浩丁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