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920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处理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径,应用于去除水体中的磷时,磷和La‑OH基团之间的羟基配体发生交换反应,形成内层表面络合物,对水体中的磷具有优异的去除效果,尤其是对磷的浓度低于2mg/L的水体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此外,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体中的砷同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农业生产、工业活动、日常生活等生产生活活动中含磷物质的使用,会导致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大量的磷的富集,进而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并进一步危害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降低水体中总磷的含量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现有的水体中磷的净化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混凝沉淀法、生物处理法和膜过滤法。其中,吸附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去除率高的优势,是水体中磷的去除最常用的方法。目前,除磷用的常规吸附材料包括铁氢氧化物、氧化物、锰氧化物和聚合铝氢氧化物。然而,上述吸附材料用于去除高含磷水体中的磷时,当水体中的总磷浓度≤2mg/l时,常规的除磷吸附材料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去除高含磷水体中的磷时,能够有效地将低浓度(总磷浓度≤2mg/l)的含磷废水水体中的磷去除。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锰酸盐、沉淀剂、有机助溶剂和水混合,进行第一沉淀反应,得到含δ-二氧化锰的反应料液;所述有机助溶剂包括低级醇和/或低级醚;所述沉淀剂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所述锰酸盐包括高锰酸钾和/或锰酸钾;

5、将所述含δ-二氧化锰的反应料液和可溶性镧盐混合,进行第二沉淀反应,得到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

6、优选的,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7、优选的,所述锰酸盐和沉淀剂的摩尔比为1:5~20。

8、优选的,所述低级醇包括甲醇和/或乙醇;所述低级醚包括乙醚。

9、优选的,所述锰酸盐和有机助溶剂的固液比为1g:4~25ml。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反应的温度为10~45℃,时间为0.2~3h。

11、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镧盐包括硝酸镧、氯化镧和硫酸镧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所述δ-二氧化锰和可溶性镧盐中镧的摩尔比为1:0.1~5。

13、优选的,所述第二沉淀反应的温度为10~45℃,时间为0.2~3h。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中镧元素和锰元素的摩尔比为0.2~12:1;所述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0~60m2/g,平均孔径为10~14nm。

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在高含磷水体或高含砷水体净化中的应用。

16、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步法”制备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先将锰酸盐和沉淀剂(碱金属氢氧化物)反应制备δ-二氧化锰,然后与可溶性镧盐反应制备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径,应用于去除水体中的磷时,磷和la-oh基团之间的羟基配体发生交换反应,形成内层表面络合物,对水体中的磷具有优异的去除效果,尤其是对磷的浓度低于2mg/l的水体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对水体中的磷的吸附量最高可达到47.75mg/g。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体中的砷同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ph=4.0的条件下,as(v)和as(iii)的最大吸附量分别高达138.9mg/g和139.9mg/g。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宜工业化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酸盐和沉淀剂的摩尔比为1: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级醇包括甲醇和/或乙醇;所述低级醚包括乙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酸盐和有机助溶剂的固液比为1g:4~25mL。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反应的温度为10~45℃,时间为0.2~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镧盐包括硝酸镧、氯化镧和硫酸镧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反应的温度为10~45℃,时间为0.2~3h。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中镧元素和锰元素的摩尔比为0.2~12:1;所述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0~60m2/g,平均孔径为10~14nm。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在高含磷水体或高含砷水体净化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氧化镧-δ-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酸盐和沉淀剂的摩尔比为1: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级醇包括甲醇和/或乙醇;所述低级醚包括乙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酸盐和有机助溶剂的固液比为1g:4~25ml。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反应的温度为10~45℃,时间为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龙顾梦轲郭晨王洋洋李岱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