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制造技术_技高网

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149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结构包括线圈,线圈两端连接到交流电源,线圈分割成多段,相邻两段线圈采用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单刀双掷继电器还连接到交流电源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继电器可作为单刀双掷开关的特性,实现不同匝数传输线圈间转换,摆脱重新更换新线圈进入系统;减少了线圈材料的消耗;满足不同输出功率所需线圈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涉及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


技术介绍

1、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物理学助理教授marin solijacic和他的研究团队公开做了一个演示,利用谐振耦合技术在2米处成功点亮了一盏60w的灯泡,从此,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技术具有传输效率高、功率大、距离远、对介质的依赖性小等特点,为中程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必须具有相同的自谐振频率,发射电源发出相同频率的能量,通过磁耦合谐振将能量源源不断地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

2、耦合线圈是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线圈的匝数是耦合线圈的重要参数,不同情况下,对应的线圈匝数,能够实现传输效率最大化,实现更远的传输,但在目前实验与实际应用中,仅可针对固定匝数的线圈进行实验与应用,若想使用不同匝数的线圈,就必须制作多个独立线圈,不便于实验与实际应用的快速切换,无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所需,提供契合的匝数的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只能采用固定匝数的线圈进行实验导致的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包括线圈,线圈两端连接到交流电源,线圈分割成多段,相邻两段线圈采用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单刀双掷继电器还连接到交流电源一端。

3、进一步地,上述每个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到控制器。

4、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通过整流模块连接到单刀双掷继电器。

5、进一步地,上述单刀双掷继电器采用两个,将线圈分割成三段。

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继电器可作为单刀双掷开关的特性,实现不同匝数传输线圈间转换,摆脱重新更换新线圈进入系统;减少了线圈材料的消耗;满足不同输出功率所需线圈参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线圈两端连接到交流电源,线圈分割成多段,相邻两段线圈采用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单刀双掷继电器还连接到交流电源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其特征在于:控制器通过整流模块连接到单刀双掷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其特征在于:单刀双掷继电器采用两个,将线圈分割成三段。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线圈两端连接到交流电源,线圈分割成多段,相邻两段线圈采用单刀双掷继电器连接,单刀双掷继电器还连接到交流电源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继电器的匝数可选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刀双掷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俞杰裴蕴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光华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