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02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2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包括固定在计算机主体上的底座,底座靠近计算机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导热铜片、另一侧固定有水冷盒,水冷盒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水冷盒内部空间划分为波浪形的换热通道,水冷盒的一端设有连通换热通道的进水口、另一端设有连通换热通道的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连通至水循环结构,所述水冷盒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远离水冷盒的一侧设有风冷机构,风冷机构包括固定架和风扇,风扇固定在固定架上,风扇位于散热片一侧。通过水冷降温和风冷降温的结合使用来对计算机主体进行降温,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计算机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


技术介绍

1、计算机俗称电脑,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目前的计算机集成度较高,可以将组成计算机主机的所有硬件安装于同一机箱内部,但作为计算机大脑的cpu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高温环境会加快cpu的老化速度,且会影响计算机的运算效率,因此需要对cpu进行散热处理。

2、而现有的计算机主体大多使用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风冷散热是通过设置散热窗和风扇来进行散热,但这种方式容易受灰尘等影响,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当热量过高时可能影响计算机主机箱内部硬件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计算机主体主要通过风扇来散热,在一定的运行时间之后容易受到灰尘影响,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通过水冷降温和风冷降温的结合使用来对计算机主体进行降温,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计算机主体的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包括固定在计算机主体上的底座,所述底座靠近计算机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导热铜片、另一侧固定有水冷盒,水冷盒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水冷盒内部空间划分为波浪形的换热通道,所述水冷盒的一端设有连通换热通道的进水口、另一端设有连通换热通道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连通至水循环结构,所述水冷盒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远离水冷盒的一侧设有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固定架和风扇,所述风扇固定在固定架上,风扇位于散热片一侧。多个隔板间隔排列,每个隔板都是一端固定在水冷盒的内侧壁上、另一端不接触水冷盒,随之形成的波浪形的换热通道,尽可能的将换热通道延长,能够保证导热铜片将热量传递到水冷盒中时的散热效率,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散热效果更好,同时风冷机构固定在散热片一侧,保证风扇对散热片的直吹,有利于吸收水冷结构未完全吸收的热量,保证散热效率。

3、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和循环水泵,所述第一进水管一端连通至进水口、另一端连通至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连接至出水口、另一端连通至循环水泵。

4、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一侧设有水箱,水箱连通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端部均连通至循环水泵。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循环水泵配合实现水冷盒的进水,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循环水泵配合实现水冷盒的出水。水箱中的冷却液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流向的先后顺序为第二进水管、循环水泵、第一进水管、换热通道、第一出水管、循环水泵、第二出水管,最后再回到水箱,实现冷却液的循环过程,将换热通道中的热量带出。

6、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铜片紧贴在计算机主体上。水冷盒固定在计算机主体上,同时导热铜片与计算机主体紧密接触,不会对水冷盒的安装造成阻碍。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计算机主体的cpu上。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水冷盒中设有间隔排列的隔板,多个隔板间隔排列随之形成的波浪形的换热通道,cpu运转时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导热铜片传递到水冷盒中,换热通道延长了冷却液在水冷盒中的流程,增加了水冷盒中的换热效率,在有限的空间内部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在水冷盒的一侧设有风冷机构,一部分为被水冷盒处理的热量经过散热片传导至风冷机构的一侧,并随着风扇的旋转将热量散发出去,进一步的对水冷盒中未被吸收的热量进行处理,增加了计算机主体的散热效率,降低计算机因热量释放不及时造成的安全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包括固定在计算机主体上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计算机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导热铜片(2)、另一侧固定有水冷盒(3),水冷盒(3)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隔板(4),多个所述隔板(4)将水冷盒(3)内部空间划分为波浪形的换热通道(5),所述水冷盒(3)的一端设有连通换热通道(5)的进水口(6)、另一端设有连通换热通道(5)的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6)与出水口(7)均连通至水循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第一进水管(11)、第一出水管(12)和循环水泵(13),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一端连通至进水口(6)、另一端连通至循环水泵(13),所述第一出水管(12)一端连接至出水口(7)、另一端连通至循环水泵(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13)一侧设有水箱(14),水箱(14)连通有第二进水管(15)和第二出水管(16),所述第二进水管(15)和第二出水管(16)的端部均连通至循环水泵(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11)、第二进水管(15)和循环水泵(13)配合实现水冷盒(3)的进水,所述第一出水管(12)、第二出水管(16)和循环水泵(13)配合实现水冷盒(3)的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片(2)紧贴在计算机主体的CPU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在计算机主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9)固定在底座(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包括固定在计算机主体上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计算机主体的一侧固定有导热铜片(2)、另一侧固定有水冷盒(3),水冷盒(3)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隔板(4),多个所述隔板(4)将水冷盒(3)内部空间划分为波浪形的换热通道(5),所述水冷盒(3)的一端设有连通换热通道(5)的进水口(6)、另一端设有连通换热通道(5)的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6)与出水口(7)均连通至水循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第一进水管(11)、第一出水管(12)和循环水泵(13),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一端连通至进水口(6)、另一端连通至循环水泵(13),所述第一出水管(12)一端连接至出水口(7)、另一端连通至循环水泵(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体的降温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莹李宇航王明阳马明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